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新闻 > 诸城 > 热点专题 > 与时俱进 传承创新

与时俱进 传承创新

————记诸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绳结代表性传承人黄文静
2023-12-08 16:17:11 来源:

  融媒吉者
  提到中国结,大家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春节的工艺品上,如同复制粘贴一样方方正正红色的菱形,搭配两个长长的穗子。在多数人眼中,中国结的编织是单一的,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技法,而对于中国结的历史由来文化内涵更是知之甚少。走进黄文静的中国结工作室,你会发现这里的编织作品重新定义了人们对中国结的认识,中国结不仅仅是红色的象征,也可以是五彩斑斓的;图案不止平面呆板,也是立体多维、千变万化的。
  谈笑间,黄文静拿起一条五彩丝线,在指尖穿梭缠绕,挑压抽拉,将多余的线一丝不苟抽到尾端,一个小巧玲珑如含苞待放的花蕾一样的纽扣结跃然而出。整个编织过程手法娴熟,令人叹为观止,她就是诸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绳结代表性传承人黄文静,现任市老年大学中国结艺教师。
  黄文静回忆,儿时,北方的冬天,屋里的火炕上,奶奶缝制的花棉袄上那粒粒如未绽放的小花一样的布扣子,神奇的手法引起她浓厚的兴趣,从此种下结艺的萌芽,融入生命的点点滴滴。经过多年的传承创新,从最简单的基础学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进而创造出超凡脱俗的结艺作品。她的手工艺作品以精致独特的外型、丰富多彩的造型组合,以及传递文化信息、表达人们情感等特点,受到了非遗部门的重视并赢得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中国结的编织分“三分编,七分调”。所谓“调”就是调线,层层叠叠的红线相互交叉,多一分力或少一分力都是不可取的,一件好的作品能给人带来清新雅致、飘逸流畅的视觉盛宴。这背后是“编”者坚持不懈的练习,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勤勤恳恳的付出。一遍一遍的拆了又编,反复尝试,被绳子穿梭磨出老茧的双手,编起来“废寝忘食,乐而忘忧”都是最好的见证。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结,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黄文静通过线上直播教授编制技法,并受聘于网上老年大学,线下志愿担任市老年大学中国结艺教师。在教授过程中,通过图文并茂的视频课件穿插编织动画,激发老年人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上细致入微地详细示范每一个细节,课后将编织步骤制作成图文发到群中供老年人探讨研究。
  坚守传统,传承创新。在继承先辈绳结编制技法的同时,黄文静充分运用复合型艺术思维,将中国结与布艺刺绣、陶瓷,铜钱等工艺品相结合,搭配起来相得益彰毫无违和感,使绳结技艺更加生动盎然,富有文化底蕴。另外融合南方的竹编,两种异曲同工之妙的编织艺术融合在一起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黄文静善于创新求变,坚持与时俱进,将新时代的题材融汇于绳结的创作之中,通过互联网工具设计编制的字版系列作品充分体现绳结不一样的表现形式,如国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建党百年庆、中国梦等字样,通过非遗绳结文化,向人们直观地表达中华民族时代精神。
  黄文静在研究传承绳编的同时,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积极参与非遗公益活动,为非遗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2020年荣获“中国绳结艺术高级绳编技师”荣誉称号并志愿参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润竹山杯”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诸城非遗展,因表现突出,被吸纳为诸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员。此外,在“全省老年大学精品课程推广与观摩活动”中,黄文静讲授的《中国结艺》荣获二等奖。《非遗中国结》在“潍坊好手艺”设计制作大赛中荣获首届入围奖,参赛作品引起全国各地绳编爱好者的共鸣,纷纷编织效仿。所做中国结教程在学习强国平台获得“供稿之星”称号。作品在山东省工艺美术博览会暨山东手造精品展获得金奖。作品《红心向党》在庆七一潍坊手造精品展获得金奖。作品《六福呈祥》在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潍坊好手艺”工艺美术精品展荣获金奖。
  黄文静说,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只要遇到喜欢学习编织中国结的爱好者,都会毫无保留,倾心相授,让非遗融入百姓生活,让非遗在民众中得以传承和发展。不为繁华易匠心,不舍初心得始终。绳结编织的既是艺术品,也是文化情怀。在历史的长河中多少传统文化流逝失落,也正是那些默默无闻的守“艺”人,捡拾之,惜之,爱之,视若珍宝,传承创新发扬光大。绳结传承的不仅仅是技艺,也承载祖祖辈辈不畏艰险,勇于创新,对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生态度。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张淼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