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通讯员李春鹏)当前正值秋收关键时期,受近期持续降雨阴天等因素影响,农田积水增多、作物易倒伏霉变、粮食晾晒困难,秋收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为最大限度降低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障粮食颗粒归仓,我市迅速行动、科学部署,以“抢”字当头、“保”字为要,统筹推进各项应急举措,全力以赴打好秋收攻坚战。
近日,在百尺河镇百兴农机专业合作社粮食烘干点,一辆辆铲车在粮食囤场来回穿行,一斗斗玉米不断被送往脱粒机,传送机有序运转,烘干塔满负荷运转。“为了抢收,这几天我们加班加点,日烘干粮食近100吨,用电量连续7天超过了1000度。”据该合作社理事长王志海介绍,相较往年同期日均用电量提高了约30%。
不仅是烘干设备,针对连阴雨天气下农机需求激增的情况,百尺河镇提前摸排农机资源,建立“农机服务联络台账”,向农户公布相关联系方式。收割设备方面,履带式玉米收获机13台,跟上对接协调,根据玉米成熟进度灵活调度,确保成熟一块、收获一块;协调本地货运车辆59辆,提供粮食从田间到晾晒点、存储点或烘干点的运输服务。
为防止全镇10.75万亩农田出现积水问题,百尺河镇迅速启动农田排水应急预案,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一方面,组织机械力量挖通疏通农田内排水沟,对主要灌溉排水渠道进行清淤除障,确保水流畅通;另一方面,针对积水严重的低洼地块,紧急调配抽水泵、排水管,安排专人24小时轮班作业,逐地块排查积水情况,做到“能排尽排、不留死角”。当地还全面梳理辖区内可用于晾晒的闲置厂房、文化广场、村委会、空闲路段等公共场所68处,通过村庄大喇叭、微信群、公告栏等渠道向农户公布,并在晾晒点划分区域、设置标识,方便农户分区晾晒,有效缓解农户“晒粮难”问题。
此外,为切实做好“三秋”机械化生产,确保秋粮适时收获、安全储存,我市农业农村局组建“三秋”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小组,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精准化的技术指导服务。
据相关农技人员介绍,对已成熟或接近成熟地块,一旦具备机械进地条件,要及时抢收。对于长时间浸水且呈泥泞状态的地块,轮式农业机械作业时易发生陷机和破坏耕层土壤结构,优先选用履带式农业机械。如不具备条件,可将驱动轮更换为三角履带,增加接地面积。对严重积水渍涝且不具备使用履带式的,要开挖沥水沟等,抓紧人工抢收。
农业农村局建议,过湿地块可调整改造履带式谷物联合收获机作业,注意调整滚筒转速、凹板间隙、清选风机转速等,并更换玉米专用割台或在割台加装接穗板。倒伏玉米选用割台宽度长、倾角小、分禾器的高性能收获机,降档加油门匀速作业,使喂入速度与各系统作业能力相协调,以防玉米籽粒湿度高、果穗粘连泥土和植株不规则喂入造成堵塞,降低作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