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中医院的故事—诸城新闻网 
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生活 > 我与中医院的故事

我与中医院的故事

2025-10-11 10:29:37 来源:诸城新闻网
孙桃桃
  你做过梦吗?久远缥缈最后又触手可及的梦。你相信命运吗?以为是短暂的不可再得的丝线一样的缘分,最后却成为了命运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我很小的时候总是生病,我的母亲告诉我,她曾经怀抱还是婴孩的我感叹过我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就好像手中的风筝,就那么一丝细细的线在牵着。母亲说她好几回都要抓不住那根线了,那时候小小的我并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我只知道,我的身体很差,动不动就要打针、吃药。小时候的我躺在土炕上,一抬头就是大大的玻璃瓶子连着一根长长的输液器,最后流进我的身体里。
  上高中后,我的身体出现了问题,父亲为我找了很多大夫,希望能使我的身体强健一些,但是我太小了,西医大夫不敢下太重的药,效果也大打折扣,后来父亲带我找了中医院的大夫,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一天当我走进中药房后,药房门口伫立的那两根柱子,上边盘踞着两条活灵活现的金龙,威武磅礴的样子,好似要把所有病邪压碎在脚下,那时的我还不知道我与中医院的缘分已经在悄悄地展开。
  13岁的我很抗拒吃药,中药房的姐姐用轻快的语气哄了我好久,我泪眼婆娑地说能不能不喝汤药,因为很苦,中药房的姐姐被我逗笑了,答应我给我做成药丸,小小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就那么点药,最后做了满满一兜子药丸,我想我一定是后悔的,因为我清楚地记得,我吃了好久才吃完那一兜药丸,那时的我在想,我一定要远离中药,远离中医。有时候缘分就是这么的奇妙,就像落叶总要归根,离家的孩子最后又回到母亲的怀抱。
  再后来因为家离得远,我又刚好在附近上学,就趁着放假自己来中医院拿药,每次来的脚步都是那么地沉重,内心无比地抗拒。直到一次不一样的经历改变了我的想法,以前每次拿药都是中药房的姐姐帮我准备好,那一次中药房的姐姐很忙,便让我自己去煎药房拿。那时候的煎药房在病房楼的北边,我还记得,我站在煎药房的门口,长长的走廊一个人也没有,我踌躇地站在门口,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进去。一阵风,一阵那么不同,那么轻快的风就那样猝不及防地吹进我的心里,吹向我的未来。那是一阵怎样的风呢,它混杂着药香,浓浓的,却又好似淡淡的,是一股怎么都无法忽视的力量,就那样霸道地萦绕在我的鼻尖,叩开了我对中医向往的大门。
  那时的我已经记不清吃了多久的药,那一把把苦涩的药丸,最终强壮了我的肌体,使我不再是那连着一根细线的风筝,我终于踏踏实实地落在了母亲的怀抱里。再后来毕业后的我进入了中医院,应聘的时候,院长问我,你为什么要来中医院,我说我喜欢中医。进入中医院后,我开始自学,从夏商的骨针到如今的针灸,从观外以知内病的藏象到脉络学说的应用。让我见识到了中医的博大和我自己的渺小。我就像蜉蝣,环抱着中医这棵传承了五千年的大树,孜孜不倦地吸食着它的汁液,试图去窥见它曾经的辉煌和凝结无数先辈智慧的结晶。
  我知道自己的渺小,比之大海我不过一水滴;比之高山我不过一土丘;比之天空我不过一浮云。可是中医是什么,不就是水滴的汇聚,土丘的堆叠,浮云的连结,无数先辈的添砖加瓦,使中医这位巨人的脊骨变得有血有肉,高大且不可崩摧。我还有很长很长的时间学习,我的热爱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历久弥新。就像中医院院训说的那样:厚德博学,仁爱精诚。
  曾经中医院的那股风带来的种子,已经在我心里深深地扎根,我知道,它已然成为了我的一部分。而我们这许许多多的中医人,在国家的扶持下,在中医院的带领下,一步一脚印,也终将会走出属于我们的道路。儿时我做过的梦已经触手可及,我与中医的缘分也将紧密不可分离。这就是我与中医院的故事,它没有惊心动魄,也没有华丽绚烂,但是它贯穿了一个13岁孩子未来的一生,是独属于我的唯一。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岳娜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