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级智能工厂的顶尖实力,不仅体现在重型装备的机器人化生产上,更在对精度、可靠性要求极致的制造领域彰显优势。它的核心是将全流程智能决策贯穿始终,以数据驱动提质增效,引领制造业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这个自动化车间生产的是重达800斤的列车车轮,这里一天可以生产五列高铁加四列地铁的车轮,按照质量要求,新车轮必须能跑120万公里不出问题,这样严苛的标准如何做到?
在车间生产指挥中心,记者看到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种生产数据。技术人员介绍,与一般工业互联网不同,这里的数据不仅同步显示每个环节的人机互动状态,还直接承担指挥调度功能。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数据驱动让自动化车间的每一个操作细节都处在严格标准的监督之下,从原材料规格检测到加工参数设定,再到成品精度核验,每一步都有数据记录与校验,让违规操作与产品瑕疵无处遁形。
更重要的是,数据赋能还破解了高铁制造中的精密难题,在车轮与轮轴的压装工序中,车轮内径比轮轴外径略小,需要施加八十多吨的挤压力才能实现小环套大轴。而每一个车轮内径、每一根轮轴外径都存在发丝般的微小误差。过去,人工无法精准匹配,常导致结合牢固度不均。
如今,智能算法自动采集每一组零件的尺寸数据,计算出黄金匹配比例,确保每一组车轮与轮轴的结合牢固度完全一致,满足高铁行驶的安全要求。从工艺到计划,再到现场信息化执行,最后信息采集闭环反馈,全流程的智能化闭环让数据贯穿始终,以智能决策推动生产提质增效。
目前,这家高铁生产工厂的生产效率提升20%,人员投入减少30%,整车制造周期平均压缩五天。这座高效柔性、敏捷响应、人机协同、动态调度、数据驱动的轨道交通装备卓越级智能工厂已成为行业标杆。
如今,国内43%的高速动车组、90%的城际动车组和30%的地铁都出自这里,为我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链接:《[新闻直播间]解码智能工厂 记者观察:数据是怎样撬动高铁制造的?》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