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人社部门工作人员走进居民小区,开展政策宣传活动。

市人社部门工作人员走进企业生产车间,向职工发放人社政策宣传页。
□本报记者 张沁 通讯员 张栋 文/图
在潍坊,从智能制造的现代化车间到市井街角的社区服务中心,从科技创新的领军企业到默默耕耘的小微商户,稳岗返还政策如一把“金钥匙”,打开了企业轻装前行、加速发展的机遇之门,也照亮了万千劳动者安其岗位、乐其事业的幸福之路。
今年以来,潍坊市人社部门以“政策稳岗、服务助企”为主线,通过顶格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累计发放资金2862万元,稳定用工岗位近10万个,以政策“活水”浇灌企业发展“沃土”,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筑牢了就业优先战略的坚实根基。
政策引领: 让制度设计兼具民生温度
稳岗返还政策是政府为稳定就业岗位、鼓励企业少裁员或不裁员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惠企举措。潍坊市在政策执行中不仅严格对标上级要求,更注重体现地域特色与民生温度。
政策明确,参保企业需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12个月以上,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不高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5.5%(参保职工30人及以下的企业裁员率放宽至20%),即可享受相应返还。其中,大型企业按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30%返还,中小微企业按60%返还,社会团体、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参照中小微企业标准执行。政策有效期持续至2025年12月31日,充分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资金使用范围的弹性与包容性,更让企业感受到政策的“贴心”。企业可将返还资金用于职工生活补助、缴纳社会保险费、转岗培训、技能提升培训等多项支出——订单旺季时,可用作员工加班费补贴;生产调整期,可投入技能培训为转型储备人才;资金周转紧时,还能用于社保缴费缓解压力。这种“按需分配”的设计,既解了企业短期现金流的“燃眉之急”,又为其人力资源提质增效和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
数字赋能: 让“免申即享”成常态
潍坊浩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奎文人社”微信公众号,知晓了2025年的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政策,同时区人社局的政策服务电话犹如一剂强心剂:“‘稳岗返还’政策能帮企业解决发展问题。只要企业不裁员、正常缴社保,最高能领几十万补贴。”该企业于7月17日通过线上确认了申请资格,24日就收到了35.37万元补贴款,惠及企业职工615人,补贴款用于8月份社保费用缴纳。浩泰机械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真金白银的政策扶持,极大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降低用工成本,进一步稳定了职工队伍。
诸城市人社局为北汽福田量身定制的“稳岗套餐”,更是数字赋能与精准服务结合的典范。通过系统数据分析,人社部门主动对接企业人力资源部,不仅快速发放了105万元返还资金,还同步推送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见习岗位补贴等关联政策。北汽福田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这些钱对企业来说是一种鼓励,体现了政府对企业发展的关爱和重视,今年以来,公司销售额和利润实现双增长,也为招聘更多人才打开了窗口。”
这一切便捷、高效服务的背后,是潍坊市人社部门精心构建的“智能匹配+数据驱动+全程网办”智慧服务体系。通过深化“免申即享”经办模式,大力推广“网办直达”,依托大数据技术智能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并创新开发系统比对、信息确认、弹窗提醒等功能模块。企业只需登录“潍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上服务大厅”,轻点确认相关信息,即可完成申领,真正实现了“政策精准匹配、服务全程在线、资金快速直达”,极大提升了政策落地的时效性和企业的获得感。
数据联动: 让资金流向“最需处”
在安丘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稳岗返还工作专班,工作人员轻点屏幕,发改、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多个部门的企业数据实时呈现。通过建立“信用核查+动态监测”机制,自动剔除“僵尸企业”、严重失信单位和高污染企业,确保资金流向真正需要帮扶的市场主体。
安丘市人社部门通过系统提取企业参保数据,重点核查企业参保状态、上年度连续12个月失业保险缴费记录、企业信用状况等重要指标,从而精准确定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及返还金额。根据系统提供的数据,对于信息存在缺项的单位,安丘市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则主动提供“一对一”指导帮办服务,通过耐心细致地沟通,帮助各类经营主体顺利完成服务流程,让政策红利能够更便捷地直达企业。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资金发放的准确与高效,潍坊市人社部门不断加强与税务、发改、市场监管等多部门的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通过数据比对,经办系统会自动提取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数额,筛选出享受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的企业,核查企业经营状况和信用情况,筛选出符合稳岗返还条件的企业。公示无异议后,资金打入企业对公账户。对没有对公账户的小微企业,将资金直接返还至当地税务部门协助提供的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账户。
宣传矩阵: 让政策触达“每一角”
在昌乐县福荣世家小区广场,一场别开生面的政策宣讲会吸引了众多居民。人社干部化身“政策讲解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稳岗返还、技能提升补贴等政策,现场指导居民通过“爱山东”App在线申领。这是潍坊市人社政策立体化宣传的一个缩影。
为让政策“家喻户晓”,全市构建“线上+线下”宣传网络:线上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发布政策解读200余篇,高密市向近万家企业推送短信提醒,青州市开设“政策直播间”解答企业疑问;线下开展“稳就业政策三进”活动,昌乐县人社干部走进山东矿机集团车间,临朐县将政策咨询点搬进社区,保税区在创新创业中心设立主会场同步开展政策解读。今年以来,市、县两级组织政策咨询活动17场次,覆盖340余家企业。
此外,潍坊市人社部门创新推出“上门送政策”服务。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组建业务骨干团队,为市人才发展集团享受劳务派遣单位稳岗返还政策提供上门专项指导服务;寒亭区、滨海区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政策咨询岗”,安排业务骨干现场答疑;诸城市、高新区等地通过“面对面”座谈会,精准解决企业申报难题。昌乐县更是将政策宣讲延伸至居民小区,通过互动答疑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我们将继续扩大政策覆盖面,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随时比对、及时发放,让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动能。”潍坊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相关工作负责人张立超表示,全市人社部门将继续加大稳岗返还政策的落实力度,通过优化系统、强化协同、深化服务,让更多企业在政策支持下“轻装快跑”,让更多劳动者在稳定岗位上收获幸福。
从智能制造车间到社区服务中心,从科技型企业到小微企业,稳岗返还政策如同“金钥匙”,打开了企业轻装快跑的发展之门,更照亮了万千劳动者的幸福之路。在这场就业与发展的“双向奔赴”中,潍坊正书写着新时代民生保障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