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苏马荡—诸城新闻网 
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初识苏马荡

初识苏马荡

2025-08-21 14:47:40 来源:诸城新闻网
孔繁欣
  小学同学藏君在微信朋友圈里得知我在成都,就发了一个位置,邀我到利川一游。我说你在那干嘛?他说儿子在当地买了房子,来避暑。他儿子在重庆万州医院工作,夫妻俩人退休后去万州照料孩子,这我知道,怎么去利川买房子?利川是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属下的县级市,难道风景特别好有人气?
  带着疑问,我修改了直接从成都去武汉的计划,先订票自成都东至利川,看一下再去武汉。八月一日建军节这天,我坐动车历时四个半小时到了利川,然后又按同学指引坐客车去了苏马荡。这个地名好像特别出名,一出火车站,就有写有苏马荡地名的牌子引领乘车。客车很快满座。我问车上售票员,苏马荡是什么地方,客车明明写着利川至谋道,没写苏马荡呀。她白了我一眼,意思是你怎么连苏马荡也不知道。客车在山路上盘旋行进,地势越来越高,树木越来越密,感觉越来越凉爽。一个小时后,进入谋道镇区,但车没停,而是沿着标有苏马荡大道的道路继续前行。不一会儿,进入了一个路两侧小区密集排列、路上车辆行人拥挤的地方。同学在一处名为依云国际的小区门口迎候我,说到了苏马荡了。真是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同学说这个地方夏季能聚集四十多万人口,都是来避暑养生的,近的有武汉、成都、重庆、西安等周边省份大中城市的,远的有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还有来自港澳及东南亚各国的。但进入秋冬季后,人群又像候鸟一样,一下子消失了。
  原来,苏马荡这个地方原先是个以中药材采销为主的小山村,属于利川市谋道镇。苏马荡原名苏马凼,意思是老虎喝水的地方,后改现名。因海拨地势高,森林密布,风景好,气候凉爽,引起了一些外地人的注意。自2008年以来,这些人与当地村民共建房屋出租用作民宿,越搞越大,开启了避暑地产业的序幕。当地政府因势利导,搞好服务,最终成就了目前这一局面。
  晚上,同学请我吃饭。只见路两旁人声鼎沸,各种小吃琳琅满目,恐怕一个中等县城也比不上。喝着当地酿的高梁酒,品着万州烤鱼,听着各地方言,我想,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只要看准了,顺势而为,服务到位,何愁经济发展不起来。你看,四十多万来自各大中城市以退休人员为主体的消费群体,能给当地民众带来多大的收益,又能给当地政府带来多大的税收啊。这还不算文化知识层面的影响,因为退休人员中以知识分子和公务员及企事业单位人员居多。
  本想住一晚上,临时起意再续一晚,不料被告知不能续了,房间已被预定。同学只好托熟人另择一民宿订房间,而且价格一口价,标间一宿300元,真是火爆了。
  次日晨,匆匆吃了早餐,就去当地景点十里长廊游览。真不愧是“天上林海,世界凉都”。站在高高的观景台上,近观苍松翠柏,远眺群山高峰,凉风习习,白云飘荡,恍入仙境。长廊两侧,树木之间,不时可见座座帐篷,树干上则系着条条吊床,那是人们在野外休憩。傍晚,同学又带我看了几个小区。不得不说,小区的规模,绿化工程,楼房的设计与质量,都是上乘的。而且价位也不高,大产权稍贵点,十万二十万就能买套不错的房子。最令人称道的是,每个小区都建在密林中,林中小道蜿蜒曲折,不时有鸟儿飞过,还有松鼠跳跃,特别适合早晚散步,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住了两宿,暑热顿消,房间里连空调都没装,夜间还得盖被子。第三天与同学道别,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苏马荡这个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小地方”。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岳娜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