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城板栗:百年古树结金果 产业链上富农家
昌城镇素有“中国板栗之乡”的美誉,这里的板栗不仅个头大、口感粉糯香甜,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深受市场青睐,成为当地百姓的“致富果”。昌城镇地处潍河沿岸,独特的沙质土壤和温带季风气候,为板栗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种植板栗已有上百年历史,尚存百年以上的古树6000余棵,经过一代代人的培育,形成了以“油光栗”“红光栗”为主的特色品种。

昌城镇农业办主任王芳菲告诉记者:“我们通过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比如增施有机肥、合理修剪、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既保证了板栗的品质,又提高了产量。现在全镇板栗种植面积达7500亩,亩产稳定在600斤左右,年产值超过3500万元。”产业兴则百姓富。昌城镇芦河网格有着家家户户种植板栗的传统,居民李晓明家里有11亩板栗,以前靠自己零散售卖,收益不稳定。现在网格党支部成立了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收入比原来提高了10%左右。

合作社社员李晓明说:“我们加入合作社,合作社帮我们打开了销路,还教我们做板栗深加工,像糖炒栗子、板栗仁、板栗辣酱,价钱卖得更高,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在带动群众增收的同时,也孕育了一条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流通的一整条产业链。目前,昌城镇已开发板栗粉、板栗果仁、板栗辣酱、板栗粗粮面等30多个品类的产品。其中“来吉栗”好礼·大吉大栗系列,获得山东省旅游商品大赛金奖。

昌城镇副镇长李婷婷介绍,经过这几年发展,昌城板栗产业从单纯的种植销售,逐步发展成为集种植、加工、服务、创意产品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下步,该镇也将依托板栗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板栗采摘节”“栗园民宿”“乡村美食”等项目,形成“农业+贸易+文旅+餐饮”的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以小板栗助力乡村振兴新“栗量”。
融媒记者:王凯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