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探索文化赋能思政育人 “小舞台”书写思政育人“大文章”—诸城新闻网 
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教育 > 山东农业大学探索文化赋能思政育人 “小舞台”书写思政育人“大文章”

山东农业大学探索文化赋能思政育人 “小舞台”书写思政育人“大文章”

2025-08-19 10:19:16 来源:
在山东农业大学第十五届大学生合唱思政音乐大赛决赛现场,生命科学学院萌芽合唱团一曲《保卫黄河》气势恢宏,点燃全场。《有我》《在灿烂的阳光下》等曲目接续上演,以青春之声唱响主旋律。这场“音乐思政课”,正是山东农业大学探索文化赋能思政育人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坚持“活动即思政,舞台即课堂”育人理念,聚焦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打造校园文化活动“一月一精品”“一院一品”,构建以毕业晚会、迎新晚会、元旦晚会为主线,青年合唱节、科技文化艺术节、驻泰高校大学生音乐节和社团文化交流节为主体的“1234”思政大舞台系列文化活动,用一方“小舞台”书写思政育人的“大文章”。
艺术为桥,让思政教育直抵人心

“大家好,我叫Petrik,来自荷兰,祝大家毕业快乐,前程似锦!”今年6月的毕业晚会上,中外师生共唱《我是如此相信》,跨国祝福赢得满堂彩;随后,毕业生与家长合唱的《是妈妈是女儿》,以深情旋律引发强烈共鸣。这“最后一课”,是该校用艺术承载思政教育的常规操作。
像这样集思想性、创新性与教育性于一体的艺术作品,是学校为毕业生精心准备的“最后一堂思政课”。如何以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为载体,将思政教育与艺术体验有机融合,让青年学生在艺术观演中感悟思想力量,是学校共青团探索“文化+思政”育人体系的重要举措。
除了热闹的音乐晚会,舞台剧也成为越来越受青年学生青睐的艺术形式。2024年暑假,泮河校区报告厅内,舞台剧《万顷良田 人定胜天》排练正酣。该剧以校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院士为原型,再现他深耕小麦研究、助力粮食增产的感人历程。这部斩获省级最佳舞台剧的作品,通过校内外巡演,让学子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三农”情怀,坚定学农爱农信念。
  一直以来,该校团委持续推动艺术与思政深度融合,鼓励学生将青春故事、科学家精神搬上舞台。自编自导自演的过程,成为思政铸魂的生动课堂,让强农兴农的使命在青年心中扎根。
活动搭台,让校园文化浸润成长

每年4月启动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已陪伴山农学子走过25载。植物嘉年华、昆虫文化节、IT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轮番登场,成为师生眼中的年度文化盛宴。
“我想带大家走进一位我身边的全国劳动模范的故事,他是我的大伯,30余年奋战在‘焊接’施工一线……”第二十四届科技文化艺术节上,学生代表讲述身边全国劳模的故事,用鲜活事例、澎湃语言打造沉浸式思政课。近年来,校团委推出“万名学子同上一堂思‘享’课”“自强之星青春榜样”等品牌,让青年站上思政“C位”,以身边人身边事打动同龄人。
百花齐放的校园文化活动为青年学生搭建了思想引领、科技创新、艺术创作、能力培养相融合的思政实践平台。学校深挖活动中的思政元素,借助情景性、互动性优势,让思政教育更鲜活、更有效。
网络赋能,让育人活力跨越时空

“无论晴天雨天,一碗小米开启生活,早中晚都会来一碗,带你去南涧转一转,丰收了产量翻一番!”前不久,一首原创歌曲《南涧小米》在网易云音乐发布,入围全国家乡宣传原创歌曲征集大赛“十大城市神曲”。据了解,这首歌源自2023年暑假,资环学院学生商宸鹤随山禾实践团队在日照南涧村助农时的灵感,用旋律为乡村振兴“代言”。
从田间地头的助农直播,到用旋律搭建城乡对话的桥梁,《南涧小米》不仅让日照莒县特产“声”入人心,更让乡村振兴的青春力量被更多人听见。
2024年山东农业大学推出的原创歌曲《岱下青年》,以欢快节奏、接地气歌词收获10万+浏览量;今年毕业微电影《蜕变》用校园生活画面,带领学子回味成长。依托全国高校共青团新媒体重点工作室,该校已打造《这就是农大》《麦芒》等10余部原创网络作品,将“农大故事”融入旋律与画面,让爱农情怀在青年心中自然生长。
“我们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用多元文化活动打造有深度、温度、厚度和时代感的思政‘金课’。”学校团委书记祖文成表示,山东农业大学将持续探索文化赋能思政新模式,培养更多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新时代青年。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岳娜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