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砺笔铸龙魂 青灯黄卷证赤忱—诸城新闻网 
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八年砺笔铸龙魂 青灯黄卷证赤忱

八年砺笔铸龙魂 青灯黄卷证赤忱

——颂《龙城纪》作者隋源的治学精神
2025-08-07 09:28:47 来源:诸城新闻网
马耳山牵马人
  当三十万言的《“龙城”纪》如一部青铜编钟沉甸甸置于世人面前,其铿锵回响中震荡的不仅是诸城七千年的文明密码,更是一位作家以生命刻度丈量历史的赤子之心。隋源先生耗时八载春秋,将学术的冷板凳坐成淬炼大书的熔炉,在地方志书写领域树起一座令人侧目的丰碑。
  他如一位持灯的文化考古者,在故纸的深海打捞被时光尘封的龙城基因———从白垩纪恐龙涧的岩层纹路,到苏轼超然台上的墨痕诗韵;从邱橓奏疏中的铮铮铁骨,到丁耀亢刺目时飞溅的血泪。八年间枯守书斋的孤寂,化作千万字史料笔记的星火,将稗官野史、族谱方志、金石碑拓熔铸为经纬交织的文明图谱。那些被岁月磨蚀的细节,在他笔下重新获得呼吸:壬午兵燹中9岁丁睿背负父尸的泣血身影,《续金瓶梅》书稿在刑部狱中的焦糊气息,野鹤桥上被足迹磨光的石纹脉动……若非对故土爱得锥心刺骨,焉能令沉睡的史料在文学中涅槃重生?
  他更似一位思想的炼金术士,以文学之炉煅造历史的精魄。当世人惯于将地方志简化为数据罗列,隋源却以哲思的坩埚萃取“厚”的精神原浆———恐龙化石的洪荒伟力与舜帝躬耕的德性光辉,在“龙城”意象中完成天地人神的共振;丁耀亢的个体悲剧与明清易代的文明裂变,透过相家沟的银杏年轮投射出家国命运的永恒诘问。这种将地质学、历史学、人类学、文学熔于一炉的跨学科视野,使《龙城纪》从方志升维为一部“文明的启示录”。
  八载寒暑,青灯作伴。隋源以近乎苦行的治学姿态,在速食写作的时代逆流而行———为考证一段屠城史料遍查十三种地方文献,为还原邱橓的人格复杂性精读《明实录》二百余卷,为捕捉丁耀亢的创作心境亲访野鹤桥三十余次。书页间每一处注释都是钉进学术良心的铆钉,字里行间游走的考据魂魄,终将“诸城”这个地理名词锻造成中华文明的精神坐标。
  今日当读者抚摩《龙城纪》厚重的书脊,触摸的岂止是纸张?那分明是潍水河畔八载不熄的孤灯,是相家沟里四百年银杏的年轮,更是一位当代司马迁以血泪淘洗的“龙城精神”。隋源先生用生命践行着真正的书写:不是笔墨的游戏,而是将血肉熔铸成照彻历史隧道的火把,让飘零的文明碎片在文学中重获尊严与永生。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岳娜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