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培育涉农新质生产力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得利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思敏带来了全方位培育涉农新质生产力的建议。
郑思敏认为,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和快速转型的背景下,国内市场对农产品需求总量不断增长、结构日趋多样化,农业资源和需求矛盾不断凸显。据此,郑思敏就如何培育涉农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出了具体建议。
“要提高农业的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全要素生产率,以农业升级构筑农业竞争优势,以数智化推动农业创新。”作为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得利斯的掌门人,郑思敏认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要全方位培育涉农新质生产力。
作为农业大省,山东创造了许多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模式。以得利斯所在的潍坊为例,其农业产业特色鲜明、链条完整,规模化、集约化水平高,赢得了“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的赞誉。
郑思敏提到,潍坊在山东省率先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带动70%的农户进入产业化链条。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率达到70%。五年整合涉农资金302亿元,超过400亿元工商资本集中投向乡村,促进城乡要素畅通流动。
郑思敏认为,产业提档升级,能够促进农业发展高质高效。她以潍坊举例称,当地通过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融入“双循环”,推动农业由传统种养向设施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由一产独秀向三产融合、由分散生产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促进农业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蔬菜、畜禽、农机全产业链规模突破千亿元,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逐步壮大。
对于涉农新质生产力的培育,郑思敏同时建议推进农业数智化,对农业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进行适格改造。比如,提升农业生产者数智素质,包括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引导大学生进入农业,构建面向农民的知识更新、创新驱动的农业数智素养与技能培育体系。
除了对劳动者、劳动资料等的数智赋能,郑思敏还提到,提高农业产业化,塑造新时代的“三个模式”,一是创造高附加值农产品,通过提高品牌影响力、产品品质优化等提高农业效率。二是科技赋能,大力推广适宜的生物技术、数字技术、装备技术、生态技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三是制度创新,提升农产品的产业集聚水平与质量、提升社会化服务质量;推行土地流转,缓解家庭联产承包制对农村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制约;发展农户营销组,让所有农户从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得到更大利益。
来源: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