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视野 > 海岱通衢话枳沟

海岱通衢话枳沟

2018-10-26 11:08:06 来源:诸城新闻网

郭瑞明

  古镇枳沟,位于诸城市境西南部20公里处的潍河南岸。南临石屋山(庙山),东靠春秋时期“诸邑故城”遗址,西近莒县、沂水,南接日照五莲,是诸城的西大门。清朝初年,设普庆乡枳沟社,清乾隆练坊制时设枳沟练,领68村,民国时为三区并设乡,解放初及建国后除1958年至1976年撤区归并吕标公社外,一直是区,(乡)公社、镇驻地,是自古以来的名城重镇。古时各姓氏居民迁来此处居住,在潍河南岸1公里处,有条东西向的大沟,沟边丛生着茂密的芸香科树木“枳树”(枸橘,俗称臭杞),便立村命名曰“枳沟”,现有六个村,是枳沟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全镇辖55个行政村,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4.8万。

庙    山 

  枳沟,交通便利,通衢四方。古代村中心建于明末的名楼“东阁子”上,高大的发悬式圆拱门洞上方镶有“海岱通衢”字样的石刻巨匾。寓意此村地处明清鲁东南古驿路道上,有着西至泰岱,东至大海,开商埠重镇,享渔盐之利的交通优势和良好的地理位置。今天的枳沟,潍(坊)日(照)高速公路、央(子)赣(榆)222省道纵贯南北,烟(台)汕(头)206国道横跨东西,陆海大通道哈(尔滨)长(兴)铁路胶(州)新(沂)段呈东北至西南走向穿经此地并设枳沟火车站。真可谓南通江浙沪闽广,北至京津辽吉黑,东达海滨城市青(岛)烟(台)威(海),西至中原云贵渝川藏,是鲁东南交通最发达繁华的集镇之一。 
  枳沟,历史悠久,古迹众多。位于镇境潍水北岸的“前寨遗址”,是一处距今约5000多年前的大汶口、龙山、岳石及周代文化遗址。200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山东半岛地区原始古文字与绘画的古代发源地之一。早在1972年就出土了五峰山形陶片,可称潍坊地域发现最早的古文字原件。1980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及专家们对此进行了发掘,出土了一批珍贵陶器。其中大型陶尊“实足陶甗”为全国首次发现。始建于公元前665年的诸邑城(今乔庄村北),远在东周春秋时期,就是山东半岛的名城重镇。《水经注》载:“潍水又东北,迳诸县故城西,《春秋》:鲁文公十二年,季孙行父城诸及郓,《传》曰:城其下邑也。王莽更名诸并矣。”诸邑于西汉吕后七年(前181)改设诸县,北齐撤销诸县并入东武。诸邑名称源于舜帝故里诸冯,诸县则是“东武”于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改称诸城县之“诸城”命名的依据。三国时期蜀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祖籍“琅琊诸县葛陂”孔明里,就位于今枳沟镇潍河北岸普庆村西南。《辞源》“诸葛”条解:“复姓,本葛氏,夏商诸侯葛伯之后,旧居琅琊郡之诸县,后徙阳都。阳都先有葛姓,时人谓之诸葛。”南朝宋时史学家裴松之《诸葛瑾传》注引《吴书》曰:“其先葛氏,本琅琊诸县人,后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谓‘诸(县)葛(氏)’,因以为氏”。由此看来,诸葛亮的先祖们曾生存在葛陂,因洪水泛滥而迁往沂南(阳都),是确凿无疑的。今葛陂亦早已不存。“先有上清寺,后有安家庄”之说的上清寺,实为上清观,俗称“道士庙”,(位于今枳沟镇东安村),建于元代至大元年(1308),寺中大殿内供奉灵宝天尊神像;曾古树参天,古刹森严,传因观内后期住持道主不理道事,不守道规,暗地里与观墙东侧“姑子庵”内尼姑私通,败坏道风被朝廷所知,姑子庵遂为朝庭所毁拆,上清观香火日趋衰落;至解放初期,残留的东门及九间后殿残址亦全部被拆除。明朝隐退朝政的“文墨三客”,辟石屋山(庙山)桃花洞隐居修行,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清初在桃花洞前修建了庙宇及主体建筑“三公殿”,殿后有台阶通往桃花洞,还有倒坐观音阁、过仙桥、碑碣、僧房、斋宿等配套建筑,尊奉三公为天官、地官、水官的“三官老爷”供奉,传曾被清代重臣、体仁阁大学士刘墉之父刘统勋题称为“九顶莲花山,八宝朝阳洞”,吸引了李澄中、杨涵、徐田、张侗等众多文人墨客,前来聚会,唱诗咏诵,其三月三庙会及九月九登高香火会延续至今;三月三庙会现已经申报批准,公布为潍坊市级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明清时期于枳沟东西大街古驿路道上修建的东、西两阁子,是古代枳沟的标志性建筑。西阁子曰“魁星阁”,高大宏伟,东南西北四门穿心,其上建有大殿“魁星楼”。东阁子曰“观音阁”,遥立西阁子以东,系仿泰山南天门城楼建筑模式,上方阁楼内塑“八仙过海”“狮子麒麟”等精美的彩色壁画及彩塑;阁东门眉镶有石刻巨匾“海岱通衢”四个大字及“嘉庆元年重修”等。阁东正对阁门,有清代所建旌表烈女王氏的贞节牌坊,此坊石质铁梁,龙凤花鸟雕刻精美,梁上风铃叮当作响。上述人文胜迹有的仅存遗址,有的早已为民居取代,今已故址难觅了。 

  枳沟,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俗语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西汉经学家,“易学梁丘学”创始人梁丘贺,“梁丘氏之学”传承人梁丘临父子,诸葛亮的先祖诸葛丰,明代诸城“九老”之一的刑部员外郎臧节,清代著名文士张衍、张侗,清代诗人徐田,清代清廉务实的知县“锦江寓客”臧雒,清代“户部主事员外郎”臧政倬,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王尽美,抗战革命志士王建、王道、王盈、王东年,当代美术教育家李又罘等就诞生于枳沟这方富饶美丽的土地上。 


王尽美故居

  枳沟,土地肥沃,林茂粮丰。自古以来,诸城乡间就有一句民谚,曰“金巴山,银枳沟,乔庄洼里好土头。”意寓此地自古以来就拥有平整、肥沃丰茂的良田,是诸城主要产粮地之一。位于镇驻地西南8公里处的墙夼水库,是潍坊境内第二大水库,水面贯通的东、西两大库区碧波荡漾,曲折逶迤,水鸟翔集,渔帆点点。总库容3.28亿立方米,属大(二)型水库,纵横诸城大地的两大放水干渠,似两条绿色长龙亘横于诸城西、北郊及涓河以西,除成为诸城市民饮用水源地外,还滋润浇灌着诸城五处镇及街办的大片良田,是五百里潍水流域一颗璀璨的明珠。除此以外,镇境内沿潍河滩涂绵延近三十里的绿色杨树林带,绿荫密蔽,翠鸟啼鸣,野鸭戏水,白鹭翻飞;为当地及周边的人们在炎炎夏日里提供了一片小小清凉“世界”。 


枳沟潍河大桥

  枳沟,商贾云集,店铺林立,酒店服务业曾闻名遐迩。清乾隆《诸城县志》记载,白龙山,枳沟集为“大山会”。自古以来,占据优越交通地理位置的枳沟街,就是店铺林立的商贸重地。“枳沟街”人因地域优势,都善于理财赚钱,会做买卖。使此地成为富庶一方的商业重镇。而“枳沟饭店”作为国营单位,上世纪七、八、九十年代,就曾被评为全国、山东省餐饮服务业先进单位。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枳沟人就充分抓住机遇,发挥交通便利的地理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路边餐饮经济,在当地政府鼓励和督导下,建起了路边酒店100多家。以其热情周到的服务吸引了四面八方的过客。他们在发家致富,赚满了“第一桶金”的同时,枳沟亦因商贸、餐饮、旅住服务业繁荣、发达开放而享誉“小香港”称号。


北杏村史展馆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于蕊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