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读书 > “混子”浑语(中)

“混子”浑语(中)

2014-06-29 10:13:20 来源:诸城新闻网

张建平

 

       大队书记万克柱,高看我一眼。一个晚上,他约我到大队屋,与干部们一块,享用从潍河捕捞的鲢鱼,摄入了油水的肚子,一直舒服了好几天。还有一次,他领我转遍了大队的土地、林地和场院,像导游一样,不厌其烦地介绍情况。我明白他的用意,夜里笔耕不辍。他见了我,每次都很客气。后来,他成了我的入党介绍人。
       一年后,公社调我去办《三秋战报》,组稿、改稿、划版,刻钢板,油印,装信封分发,忙得不亦乐乎。与此同时,我跟各大队和部门打交道多了,接触的面广了,写稿投稿的范围也扩大了。我兴味盎然,处处留心,用敏感的眼睛和耳朵,腿勤嘴勤,找到报道线索,如发现新大陆一般,赶紧确定新闻角度,抓紧写稿,使发稿的命中率更高了。结果,在半年的时间里,就成了全公社知名度最高的业余通讯员。
       下乡插队一年半,虽然短暂,由于亲历了那段生活,经过广阔田野的磨练,丰富了阅历,拓展了视野,如同当兵、上大学、进工厂一样,都是人生的第一课。这一课,终身难忘,受益匪浅。在我们小组,知青好像香饽饽,被农民捧着。没有女知青,为了返城而献身。农民是朴实勤劳善良的,我们同他们的感情,是相通的,心灵也是交流的。我们从农民身上,学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品质,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了这笔财富,我们小组的刘建英、李朝霞、王守华、张燕春、李金翠、宋丽、黄爱春、朱金荷、姜玲波、单宝清、陆平、孙海、邢玉峰、赵松宁、刘夕建等,在招工进城参加工作后,在各行各业,成为行家里手,为诸城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可以说,如果没有插队那段经历,我的新闻和文学创作,也会空对空,隔山照,是虚的,漂的。正是因为拥有了,才为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新的岗位,我不间断地写作,有的作品在《大众日报》、《山东青年》发表。1980年5月,我调入县广播站当编辑,由最初的爱好,变成了职业,无疑圆了我的一个梦。
       从此,我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我和老编辑于燕青、李炳安,经常骑车下乡采访,有时一连三四天,住在公社和大队部里。新婚燕尔,思家心切,无奈任务在身,只能将儿女情长抛在一边。于燕青曾是省广播电台的记者,当时是广播站的副站长,他的政治敏感性、经济政策水平和文字水平高,善于发现新闻线索,能从看似平淡的素材,提炼出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他手把手的帮我,出题目,出路子,修改稿件,不留情面地找出我存在的问题,使我学到了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李炳安的实践经验丰富,他的采访如聊家常,文风朴实,文字不事雕琢,言而有物。他的言传身教,使我逐步戒掉了写作中的浮躁华丽之风。几年下来,我在新闻上首先突破。《中国农民报》、《中国法制报》、《农村大众》、《中学生报》、《潍坊日报》等,先后发表了我几十篇作品,具有代表性的,是1985年2月25日,我在《人民日报》二版,发表了消息《荣子村农民投资兴建现代化鸡舍猪舍》。
       有谁知道,这些一现的昙花,原本还是费劲挤的牙膏。搞文字,看花容易绣花难,不起眼,不惊人,“味同嚼蜡,写了些什么?”一句话就被人否定了,背后付出的艰辛、甘苦唯有自知。如此,从自身找原因,也许是比较聪明的办法。一泓清泉,缺了活水,在烈日曝晒下,会自然蒸发,人的知识,更需要随时学习积累,才能厚积薄发。1984年春天,我参加了山东省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学考试,打开了这扇窗子,洞开一个崭新的世界,从而系统地学习11门大学课程,第一次接触了文学理论、欧洲文学史等专业书籍,既弥补了当年没机会上大学,恢复高考后因数学零分而名落孙山的遗憾,也越加发现了自己的浅陋和无知。在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里,我驾一叶孤独的扁舟,随波涛海浪的起伏,像一块海绵,慢慢沉潜,不打漂,不冲浪,不玩花样游泳,而是放大和膨胀肺活量,一心埋头吸收。潜下去了,领略知识海洋的博大和深奥,才会使空心绵得到水分,充实起来。离开了知识的浸泡和滋养,人的肢体,则宛如一具骨架,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历时三年寒暑,我每考必中,并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于1986年10月,获得了山东师范大学的毕业证书。不敢说,这份证书的份量有多重,可我明白,从中学到的知识,它的作用和力量是无穷的。
       不可否认,在我的心目中,始终无法抵御文学的诱惑。新闻,只能是一张扯起来的风帆,助我游向文学的彼岸。1977年10月,我在省里的一本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一首四句话的民歌,我不得不羞答答地承认,这应该算作我最早的文学作品。那时的文学,政治上的框框还未突破,世界文学的译介处于空白期,国外文艺思潮的巨浪,还远离中国大陆的堤岸,国内各种艺术创作,刚有解冻的迹象,我也在一个山区公社,站在文学的门槛外,懵懵懂懂地张望探索。
       这期间,皇华公社蔡家沟大队有个崔乐堂,由他文字创作、县文化馆丁宁原作画的连环画《虎穴救战友》,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在全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我也想一鸣惊人,像只没头苍蝇,闻到味道,便粘了上去,请教、模仿,临阵磨枪,收效不大。1979年秋天,县文化馆创作辅导老师王良瑛,在县里举办全县小说创作培训班,我和崔乐堂等30多位业余爱好者参加,崔乐堂成了众人羡慕的明星,我默默无闻,投石问路,带去了《在私生活的领域里》、《白发情》和《还我青春》等3篇小说习作。王良瑛老师给予了一定的评价,肯定习作语言有一定功力,也善意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使我有茅塞顿开之感。现在看来,这些习作,无疑是幼稚可笑的,之所以见不了天日,立意不深,忽视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主要原因。文学创作,绝非一日之功,须耐得住寂寞,吃得了清苦,除了天才,要想有点变化、起色和建树,少则三五载,多则十年以上,甚至更多。那些一夜成名的人,不会偶然一下子冒出来,上帝也不会垂青开恩,而其必定有着不为人知的追求、苦恼和坚韧不拔的努力。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李杰欣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