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视野 > 当我们谈起雷锋的时候 我们想和孩子说什么

当我们谈起雷锋的时候 我们想和孩子说什么

2014-03-04 15:13:49 来源:综合

雷锋

“我希望我的儿子,拥有这样温暖又浑然不觉的秉性,‘不自知又快乐地做着助人的事’。像在潜意识里镌刻下的记忆,觉得人就应该这样做,就如同知道火是烫的、水是软的、天是蓝的。这样做,不是出于道德的要求,只是我想,过这样的一生会容易一些,快乐一些,不知不觉回收的善意,也会多得多。”

雷锋是个好人,以前人们很喜欢他

一年一度的学雷锋日即将到来,我采访了几位朋友关于雷锋精神的说法。

这几位朋友或是教育方面的专家,或是教育类书籍的作家,或是儿童心理学家。问及她们,会如何向孩子谈论雷锋这个人物,其中有一位的回答很有代表性——她说:我会告诉孩子,雷锋是个好人,以前人们很喜欢他;后来,就慢慢不那么喜欢了。 我追问——为什么说后来人们就不那么喜欢了呢?她回答我:也许是因为,后来人们喜欢的人多了吧。

继续问她们会不会向孩子谈及雷锋精神,多数表示,“不会主动谈及”。至于为什么,她们说,觉得雷锋精神被过分渲染了,“有点不真实”。我再问,那么,如果单纯是乐于助人这么一种精神,难道不是一件很好的事么?这个问题,又引出两个比较经典的回答——

第一个回答的人对传统文化很有研究,她这么说:乐于助人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前提是自己必须是快乐的。如果自己不快乐,做了很痛苦的牺牲,那岂不是陷别人于不义了么?

第二个回答来自那位教育类书籍的作家,她认为,乐于助人当然是好事,但是雷锋的助人为乐,更多的是强调道德,而不是强调“心”。她甚至这么说,只要是真诚的,就可以算是助人为乐了,未必要做具体的事,要教给孩子的,与其说是美德,不如说是真诚。

学雷锋是一件需要分寸感的事情

我又向她们发问,每个学校几乎都会在每年的三月,开展学习雷锋精神的活动,有时候还会组织孩子们出去做好事,你们怎么看待这些活动?采访对象们基本都表示,不会过分热切地响应,但也不会排斥。如果孩子问大人怎么看待雷锋精神,就表示“挺好的”,但不会再渲染什么。

我得诚实地说,她们所提的这些态度,确实是我们这个年代里,对雷锋精神,比较理性、平和、实在、有分寸感且有智慧含量的态度。

我很认同她们的态度。

想起以前我妈曾经讲过的一件事情。也许是某一年的三月吧,或者不是三月,她走在路上看到有父子俩提着大堆行李在走,两个人四只手根本不够用,正需要帮忙。我妈妈眼见此景,便产生了学习雷锋之心,赶上前去施以援手。可这时,她注意到那个父亲向儿子使了个眼色,意思是——小心她趁机偷你的行李!

她讪讪地把这场小型的学雷锋活动坚持完了,心里却留了个印象:雷锋不是那么好学的。

这是一个充满反讽意味的案例,但同时我也想到,那是因为真实的人性都有猜疑和戒备,根本无可厚非,大家都觉得学雷锋是一件需要分寸感的事情,所以雷锋精神才变得遥远起来的吧。

真诚地赞美别人,这也算是帮助别人

但其实,雷锋精神也可以不那么“高大上”。

如果一定要说“雷锋精神”的话,我推崇这么几种状态:

第一种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帮助别人,只是顺手、顺便、不经意地搭一把手就帮了别人。这个状态,如果要配个话外音就是:我也没想怎么帮你,我就是顺手的事,谢我个毛线啊!如果再配个插图,那就是,挥手自兹去,青山绿水流。

第二种是,受到拒绝之后也完全无感。这个可以用上面我妈妈的那个案子来加以阐述,多数人在看到对方怀疑的眼神之后,讪讪停手之余,内心肯定有一个声音:好心喂了驴肝肺……于是以后就不会再轻易出手了。但也有一些比较钝感的人,完全不以为意,内心完全没有这种腹黑的声音,该干嘛继续干嘛。

第三种状态,我得说,帮人有很多种,有些是锦上添花,有些是雪中送炭,还有一些算不得做了什么,其实也是帮助了。在刚刚热过的《爸爸去哪儿》这台节目中,有一个细节是林志颖对他儿子说的,“你真诚地赞美别人,感谢别人,这也算是帮助别人(大意)”。我觉得这是对的。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就是帮助别人,不一定要具体干什么事。

我希望……

回到育儿话题上来,我还是希望我的孩子有乐于助人的习惯,但我所重视的重点,不在“乐于助人”这个点,我重视的是“浑然不自知地做乐于助人的事”。

很多人包括我,之所以做不到“浑然不自知”,不是因为我们不善良,而是因为我们对“付出”是有感觉的。知道那是付出,就本能地有一个“值不值”的判断,虽然这个判断过程很快,但也是有感觉的。而但凡什么事情,当它没有感觉的时候,做起来肯定最轻松,不知不觉就做完了:就像“不随地吐痰”、“睡觉前要刷牙”那么自然、那么习惯,并不会因为今晚不约会就不刷牙了,或者没有人在旁边就随地吐痰。

但是你会问我,我们为什么要习惯于付出呢?难道人不是更应该爱自己么?当然,要爱自己,但这与付出并不存在任何矛盾。我们很可能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会认为:付出一点,会失去一点。这是一个认识上的陷阱。事实上,人并不会因为拿出一点而少了一点。人更像一个水龙头,流出多少又补充多少。那点精力,那点好处,自己留着其实也没什么用,让我们吝于付出的,是那种“付出”的感觉,并不是实质结果。

我希望我的儿子,拥有这样温暖又浑然不觉的秉性,像在潜意识里镌刻下的记忆,觉得人就应该这样做,就像知道火是烫的、水是软的、天是蓝的。这样做,不是出于道德的要求,只是我想,这样的一生会容易一些,快乐一些,不知不觉回收的善意也会多得多。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李杰欣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