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丈量课堂,用创新点燃希望。”实验初级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王瑞玉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努力把更多的时间还给教师,把更大的空间交给学生,以实干担当书写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答卷,学校育人质量始终稳居全市前列,让实验初级中学成为学生和家长“向往的学校”。
“尊重实际、注重实效、真抓实干”,这是王瑞玉的工作信条。每天清晨,他准时与师生一起走进教学楼,在观察与交流中了解学习状态;教研活动时间,与教师们围坐在一起,探讨教改方向,解决教学难题;空闲时间,他和青年教师一起共读专业书籍,去寻找灵感,去发现美好,去遇到更好的自己。
王瑞玉认为,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滋养和活力的唤醒。他说:“我们把‘构建健康教育生态’作为学校的愿景,努力为师生发展提供有温度的土壤、有弹性的空间和有光亮的坐标。我希望每一名学生在这方宁静的校园里,不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拥有积极的生命状态和高远的人生追求,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跑道,迸发出青春的活力!”
课堂是改革的主阵地。学校聚焦常态课堂,不断丰富学科实践活动,让学习真实发生。数学课上,教师将学习目标拆解为阶梯式任务,学生正通过“问题链导学”模式在合作探究中理解概念、定理。体育课上,各类体育活动层出不穷,中小学校体质达标行动在实验初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实验初中教师梁琳琳告诉记者:“真正的好课,要让学生眼里亮起求索的光。在数学学习上,王校长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力。他向我们发出了《改进我们的教学》倡议,用前沿的理念与具体的措施指引我们的课堂从‘教’的码头转向‘学’的海洋。同时,王校长还非常重视数字赋能,两年前,在我准备省优质课的过程中,他就建议我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在刚刚结束的青年教师赛课中,我校老师都能将AI工具有效嵌入到课堂中,使其成为撬动学生学习的新支点。”
初中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王瑞玉坚持因材施教,注重五育融合,不断激发学生成长的内驱力。三个年级分别以“规则•规划”“自律•自信”“毅力•动力”为主题,落细、落实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蜕变。《初中学生自驱型成长模型的构建与实践研究》已立项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
该校学生刘宇阳说:“以前总觉得‘优秀’就是成绩单上的数字,来到实验初中才发现成长的维度远不止于此。在这里,我们个性张扬,‘满天星’文化艺术节、体育节、图书大集……让每个人都有展示的舞台;在这里,我们有很充分的话语权,在小主人信箱、学生会竞选等活动中,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自主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前段时间,我制定了‘星成长计划’,进一步明晰了自己的优势和目标,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发出独特的光芒!”
改革创新结硕果,勇担使命开新篇。王瑞玉履新实验初中的三年,学校督导成绩始终位列同类学校前茅,先后获评潍坊市“轻负优质培育学校”“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雁阵式”管理架构、“三基”学段衔接、“思政一体化”等已成为区域教育改革的标杆。
躬耕不辍,奋斗不止。王瑞玉校长始终坚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藏在每一节精致的课堂里,藏在每一次多彩的活动里,藏在每一双闪亮的眼睛里。”如今,他正带领着实验初中的教育团队,以“敢闯敢创”的决心和韧劲,全力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融媒记者:杨荣岱 李叶
通讯员:郭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