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视野 > 摘松铃子

摘松铃子

2023-02-28 09:40:38 来源:

  臧家军

  走在东关大街上,偶尔看到路边有几棵松树,枝杈上挂满了圆锥形的松铃子,有的三四颗围在一起,有的七八个抱成一团,颇像亲密无间的兄妹,静静地悬于枝头,随风摇曳。我的思绪一下子飘得很远,飞落到我的小学时代。一群少男少女,在老家西面的虎皮山上,嬉笑着采摘松铃子的情景,又清晰地显现在眼前……

  我上小学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那时冬天特别冷,学生没衣服穿,穿得单薄破旧,大多数手脚有冻疮。学校就在教室里生一个火炉子,以抵御冬天的寒冷。我看着熊熊燃烧的火炉子,听着烟囱里发出轰隆轰隆的声响,享受着春天般的温暖,开心地读着课文,心里甜滋滋的。记得那时大队里很穷,拿不出钱买煤,生炉子全靠松铃子。学校有五个年级,一三、二四为两个复式班,五年级单独一个班,加上老师办公室,要生4个炉子。一个冬天,要烧几千斤松铃子。这些松铃子,全靠老师领着学生采摘。好在老家山上,地堑子上,到处是松树,不缺松铃子。大队里为保证学校取暖,还作出专门规定,松铃子先让老师领着学生摘。之后,社员才可以摘。

  松铃子(诸城方言)为松树的果实,学名“松果”,俗称“松球”。春天孕育结果,经过春、夏日照,逐渐长成圆锥形,如鸡蛋般大小。至深秋,颜色由黄变褐,此时是松铃子采摘的最佳时期。每年这个时候,学校都会在秋假末拿出几天,让老师领着学生上山采摘松铃子。学校先安排好带队老师,分派好哪个班到哪片山上采摘,向学生讲好注意事项,告诉学生带什么工具。采摘那天,同学们挎着提篮,拿着袋子,高高兴兴地跟着老师来到山脚下。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像出笼的鸟儿,飞向满山遍野的松树,叽叽喳喳的喧闹声,便不时从松树间传出。

  女同学一般找树矮的,蹲下或站着去摘。男同学专找树高的,把提篮放在树底下,爬上树去摘,再把 它投进树下的提篮里,有的干脆把提篮挂在树杈上去摘。也有不少男女合作的,男同学爬到树上摘了朝下扔,女生则蹲在下面往提篮里拾。采摘松铃子,也有小窍门。我刚开始摘松铃子那会儿,搭上手就撕,怎么也撕不下来。后来老师告诉我,搭上手不要直着撕,往旁边一拧就下来了。我试了试,果不其然,省时省力。

  摘回来的松铃子,摊晒在操场上,噼里啪啦的声响,此起彼伏,犹如一首动听的曲子,将浓郁的松脂香气,弥漫在整个校园。经过晾晒,松铃子鳞片依次爆开,犹如一个个小灯笼,高粱米大小的松子随之抖落下来。松铃子晒干后,学校除留足生炉子的外,把剩余的松铃子和收集起来的松子卖了,补充办公费用的不足。

  记得我上五年级时,学校新来了一位负责的老师。他规定,学生摘松铃子一律过秤,按摘的多少,奖励书包、本子、铅笔。想不到,这一招真管用,学生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为能拿到奖励,学生都豁上命去摘。四五年级的同学,往年挎着提篮,今年都挑着提篮,一上午都摘往年双份的。有的摘多了挑不动,回家让家长去挑。这一年,全校摘了3万多斤松铃子。学生都拿到了自己该奖的书包、本子、铅笔。学校还成了全公社勤工俭学标兵。

  1981年,我外出求学、工作,离开家乡后,就再也没摘过松铃子。但同学们摘松铃子时的欢声笑语,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

  (作者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当代文学院院部委员)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岳娜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