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视野 > 磨石

磨石

2022-11-04 18:16:12 来源:

李宗荣

过去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有一块或大或小的磨石。我家就有一块青灰色、沙石性质、长60公分、宽50公分、厚约20公分的磨石。父亲说这磨石是他从村西山用小车推回来的,刚推回来时就是块很不规则的大石头,父亲是看中了它的石质,不像青石那样坚硬,适合做磨石。后来经过当石匠的大伯用锤子、凿子进行了仔细加工后才成了规规正正的磨石。它就放在院子里的那棵枣树底下,为了放置牢固,也是怕倒了砸着孩子的脚,大伯还专门给他加工了石板底座。多少年来,它就在那里默默无闻、不惧寒冷酷署、实心实意地服务着家人,成为家庭生活中的一个主要物件,见证着家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释放出一种朴实、无华之美。

那时候,地里的小麦、玉米、谷子、大豆等农作物熟了要用镰刀割。每到收割前,父亲都要把镰刀找出来磨了又磨,直到锋利为止。父亲常借用古人的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意思就是只有把镰刀磨锋利了,庄稼才能割得快,少费力气。看起来磨刀费了一点工夫,但实际是省了工夫,省了力气。

过去,小麦、谷子上了场,要把麦穗、谷穗那一截铡下来晾晒,干了再轧压;喂牛、喂驴的草如花生秧、玉米秸、青草等都要铡成小段,以便牲畜吃起来方便、不浪费;喂猪的地瓜秧、青草等也要铡得很短,才方便粉碎,这个时候都要用到铡。每当开铡前,父亲都要把铡刃卸下来,拎到磨石边,摆开架式,把唾液吐在手上,磨石上洒满水,使尽浑身力气去磨。他时而蹲着,时而哈着腰;身子一会儿前倾,一会儿后撤,像是在练功。随着铡刃在磨石上的前推后拉,铡刃与磨石间发出“嚓嚓”的响声。磨了一会儿,父亲用大拇指在铡刃上轻轻擦了一下,觉得还不够锋利,吃了袋烟歇息一会儿,又接着磨,直磨到锋利为止。铡刃如果不锋利,摁铡人是摁不下去的,只有铡刃锋利,才能把成捆的庄稼或草铡得又快、又好、又省力。每年入冬前,队里都放山,让社员上山拾草、砍柴。父亲每年都在放山的头天晚上,将镰刀、斧头磨得锋利无比,用起来省工、省力,割、砍柴草还快还多。

日常生活中,只要母亲说菜刀、剪子不快了,父亲就不厌其烦地让母亲找出来去磨一磨。就连我们上学削铅笔用的七分钱的小刀,只要不快了,也成了父亲的活。

其实,不管磨铡刀,还是磨镰刀、菜刀、斧头,它都是个技术活。不会磨的,蹭了手,还磨不锋利,会磨的,既蹭不了手,还磨得锋利、用的时间还长。年轻人往往不会,只有上了岁数的人才掌握其要领。

由于我家的磨石大、磨刀效果又快又好,好多邻居不管自家有没有磨石,在麦收、秋收、放山、冬天铡牛草时,愿意到我家来磨,有的扛着铡刃,有的拿着镰刀,有的拿着斧头。父亲和母亲总是笑脸相迎,又搬凳子、又端水。让他们拎着钝了的刀具乘兴而来,拿着锋利了的刀具高兴而归。

有一次,我的铅笔刀又不快了,放学后就学着父亲的样子在磨石上磨,正好父亲从地里干活回家碰到了。他走到跟前看了一会儿说:“磨石虽是块笨重的石头,但它朴实、坚硬、抗磨,在农人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你们念书也要有这种坚韧、吃苦、耐磨砺的精神,没毅力、不用功是学不好功课的。”父亲的话,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十年寒窗,勤学苦读,使我成为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后来走上了工作岗位,年年不是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就是被评为模范共产党员,直至光荣退休。

磨石,静静地立在院子里的树底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两面已长满青苔。无数次的铁器磨砺,上面似玻璃一样光滑,像弯弯的月亮降临在地面。

我想,人生就应像磨石一样,朴实、坚韧、耐磨砺,为国家,为社会,尽到自己的职责,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地址:桃园片区石河头村)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王洁晶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