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培伦和女儿参加揭牌仪式。
董培伦爱情诗艺术馆一角。
本报讯 (融媒记者张勇 庄子孟 通讯员张红梅 冯德章)10月29日,“董培伦爱情诗艺术馆”在龙都街道大村社区董家崖头网格文体活动广场揭牌。据了解,设立在社区网格内以“爱情诗”为主题的艺术馆还不多见。
董培伦爱情诗艺术馆是以研究和发扬爱情诗人董培伦的文学思想和艺术主张为主题建设的诗歌艺术馆。出生于我市董家崖头村的董培伦是浙江人民广播电台退休编辑,几十年来热衷于爱情诗歌创作,是我国著名的爱情诗人。为了表达家乡人民对董培伦先生的崇敬之情,回顾他的成长和创作道路,展现他的艺术成就,龙都街道在其出生地兴建了这一艺术馆。该馆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分别为诗的萌动、诗的探索、诗的觉醒、诗的深化和诗的整理,高度凝结了董培伦先生60余年来的诗词创作成果,不仅全面介绍了董培伦先生的人生经历和辉煌的文学成就,生动体现了一位诗人心系祖国、热爱家乡的博大情怀,也是最能展现和走进董培伦先生诗词世界的有利见证。艺术馆里既有系列展板,也汇集了部分优秀图书,可供社区居民和文学爱好者在此学习阅览。
“巍巍马耳山峰峻,曲曲涓河浪波清,游子天涯常牵挂,时空难隔故园情。”开馆仪式上,董培伦先生用诗的语言,深情地述说对故乡的眷恋,他捐献的部分字画和图书将成为家乡重要的文化资料。
市文联主席、社科联主席王晓华表示,董培伦爱情诗艺术馆的落成开馆,对于弘扬中华文化、传承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将使艺术馆成为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宣传党的文艺思想、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
龙都街道董家崖头网格是个只有452户、1839口人的社区网格,该网格建村历史悠久,历来重视文化教育,村里曾经走出多位文化名人。网格支部书记董志宾对艺术馆的建成开馆非常高兴,“董培伦先生是我们村的骄傲,建这个艺术馆既是对村里后人的激励,也为青年人接受艺术熏陶提供了好场所。我们一定发挥好艺术馆作用,让我们村成长出更多杰出人才。”
我市部分宣传文化系统干部职工、文学爱好者和社区居民参加了揭牌仪式,热心人士为艺术馆捐赠了部分图书资料。
据了解,董培伦1938年生于诸城市董家崖头,1958年应征入伍,历任图书管理员、文化教员、海道测量员、新闻干事,1978年转业到杭州,任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文学编辑、主任编辑,浙江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沉默的约会》《浪漫岁月》《董培伦诗选》,长篇传记文学《工笔魂》《现代美人画的奠基人———徐启雄传》,散文《此曲只应天上有》,广播剧本《秋瑾》(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