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读书 > 琅古窑

琅古窑

2022-07-16 16:43:20 来源:
隋源

  大约20年前,初次经过桃园乡琅古窑村时,就被这个特别的村名勾起了满腹好奇。
  那时,附近的农人们口称或书写的并不是这三个字,而是“狼古尧”“南古窑”或者简称“窑上”。至于这些名号是怎么来的,也曾问过同行的老家就在附近的年轻朋友,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作为匆遽的过客,我们也并未深究。
  如今,再来琅古窑时,黑发已换白发,当年的“大哥”也成了“大叔”。经过了一代人的时光,才重新认识了这个古老的村落,了解了它颇不平凡的来历。
  特别是从七十多岁的老支书口中知道了它准确的村名和含义,让我多年前的疑问顿时云开雾释。原来,该村真名琅古窑,是“琅琊古窑”旧称的简写。据姓孙的老支书说,他上小学的时候,学校还把村名写为“琅琊古窑”。意义很明确:这是当年琅琊的一座古窑。
  原来,这个看似普通的小村落,竟和琅琊有关。关于琅琊,说来可就话长了……
  春秋时,齐国有琅琊邑,位置在今青岛市琅琊台西北。
  琅琊自古是一块宝地。它北靠胶莱,西接泰沂,东南面临大海,历来是山川胜境、战略要地,引得无数英雄竞折腰。
  最早留下名号的是姜太公,传说他是来封神的———琅琊乃四时神祠所在地。
  在此后2000多年的历史舞台上,数不清的重量级人物纷至沓来,到此闪亮登场: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齐景公、越王勾践、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汉宣帝、汉明帝……这些无一不是叱咤风云的王者。历朝历代的文化界“大腕儿”对此地更是情有独钟:孔子、李斯、安期生、徐福、司马迁、李白、白居易、李商隐、苏轼、丁耀亢、李澄中、郑板桥、高凤翰……他们在这里留下了数不清的文踪史迹,古风遗韵。
  细数来人,影响最大的是其中两位。
  一位是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他乘着灭吴的余威,把国都从遥远的浙江诸暨搬到这里来,又依山傍势,兴建越台,貌似遥望大海,实则意图中原。
  可惜,天不遂人愿。徙都三年后他就壮志未酬,死而后已了。但是,越国在此定都长达224年之久,“共历八主,皆称霸”。它把南方的吴越文化带到琅琊沿海一带,并对此处的齐鲁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真正的王者当然是后来的嬴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号称秦始皇。
  秦统一天下后,吸收周王朝的教训,不再分封诸王,而是把国土划分为36郡,作为地方行政单位,直属中央政府。
  富饶的齐地被裂为齐和琅琊二郡。琅琊郡地域大致在当今山东半岛东南部,郡治在琅琊(今青岛市黄岛区夏河城)。
  诸城境域即被划分入36郡之一的琅琊郡。
  嬴政对琅琊情有独钟,在统一六国后的第二年即兴致勃勃地来这里遥望大海。后来的日子里,他五次巡游天下,有三次都到了琅琊。
  作为始皇帝,他可不想站在勾践筑的越台上观海听涛。他要重新筑台。沧海后浪推前浪,嬴政把台筑在了越王的台之上。
  秦台规模更为宏大。据《水经注疏》载:“所做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高五里。”台顶还建有“礼日亭”,以观海拜日。
  始皇帝在琅琊做的文章可不仅仅是垒个台子。《史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南登琅琊,大乐之,留三月,乃徒黔首三万户琅琊台下,复十二岁,作琅琊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
  可以看到,秦始皇来到此地,并非只是为了“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还有考察民情、大量移民、免除赋税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的精心经营。
  比如,“徒黔首三万户琅琊台下”———战国时期天下最大的都市临淄也不过七万户而已,可见这次移民的规模之大。
  修路、筑台、建造行宫、安置移民等建设工程当然需要大量砖瓦建材———这里正有一座年代久远的古窑———我们也据此知道了这个距琅琊台70公里的古村落的来历。
  琅古窑村民是否就是当年三万户大移民的后裔?虽然没有明确的记载,可是这个不大的村落,200多户人家竟然有三十四五个姓氏,这十分符合一个移民群体的构成特征,也为这样的猜想提供了隐隐的佐证。
  这个村的土质好是远近闻名的。据老支书说,制作青砖需要中性水和泥,土质含沙石比例要非常低,才能充分保证粘性和伸缩性,从而在加工过程中避免开裂、断层。这里的泥土无杂质,不粘不散,软硬适中,轻轻一刨,分离如蒜瓣,当地人称蒜瓣子土,是烧砖制陶的上乘原料。有这样的土质,自然会成为当年烧窑制砖的不二之选。
  那么,经历了2000多年的悠悠岁月,当年的古窑还在吗?
  古窑真的还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让人颇感意外的古老遗存。
  窑洞遗址就坐落在村东一片长势茂盛的杨树林中。地势低洼却平整,远远地就能看到一处规模壮观的大土堆。西边有小溪潺潺流淌,树上有各色鸟鸣啁啾。三四米高的厚厚土层,几乎被荒草湮没。几处不知塌陷了多久的窑洞,像龙钟老人瘪了的嘴,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显然,古窑已不复当年的风采,那些热火朝天、人声鼎沸的劳动场面早已封印在历史深处。帝国盛事,琅琊风云,都已腐烂在苍黄的泥土里,淹埋在久远的记忆里。它早已完成了最初的使命,像一位功成身退的隐士,在此颐养千年。
  而旁边的村庄呢?很多人已不记得它最初的名字,也没有人去追溯它的源头和来历。只有一代代人,生生不息,继续劳动,继续繁衍,继续生活。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张淼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