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诸城中医医院外二科护士长臧萍 第一次进舱大家都有些紧张,我们提前两小时开始准备物品,同行的张祚芳大姐总是一边数对一边打包,生怕漏下什么。记得我们进舱出发前第一次穿上纸尿裤,两人看着彼此的样子都笑出了眼泪。从入舱到消毒出舱大约有8到10小时,这期间我们行走和说话都会受到一定限制,由于舱内患者较多,病情和需求也不同,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安抚和解释工作,而防护服的密封性非常强,说话一多就会出现呼吸困难,眼罩的雾气很快遮挡了视线,只能不时调整角度小心翼翼的前进。长时间佩戴口罩和护目镜对我们的面部形成了压迫,N95口罩的绳带勒得耳朵疼到麻木,鼻梁和两侧的皮肤很快破溃,三层医用手套下的双手早已脱了好几层皮,就算这样,每次出舱我们还是坚持最少三遍酒精擦脸和十几次手消,每次擦过脸上和手上都火辣辣的疼,但是我们所有人都在坚持,不言退出,因为我们的坚守就是武汉同胞的希望所在。
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诸城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 张祚芳 在方舱里,我们每个人都分工具体、责任明确。我平时主要负责定时测量舱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发药、送饭和进行心理疏导等。这些工作虽然听起来平常简单,但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带着起雾的护目镜,工作起来格外困难,有时候护目镜的雾气化成水流到嘴里都感到无比香甜。在方舱里每班工作时间虽然只有6小时,但是我们需要提前两小时出发,以便留出更多时间严格穿防护服和确保前一班的队友及时下班出舱。而且不光有医护人员,还有警察、保洁人员,这样一来,光出舱脱防护服就一个多小时,一个班次下来10到11个小时不吃喝很正常。有些队友出现低血糖反应,脱下防护服的时候几乎全身都湿透了。记得有一次一位战友悄悄对我说,他怕发生低血糖,早饭吃得有点多,再加上戴着N95口罩,穿上防护服,感觉喘不过气,快要吐了,他就一直不停地做吞咽动作,一边克服自身的不适一边工作,这都需要极大忍耐力才能坚持。
潍坊市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工作队员、儿科护理组护士张若阳 到达潍坊后,经过严格的培训,顺利通过考核后,我按照排班安排先进入了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防护用品的申领、与医院本部物品仪器的交接、隔离病房内物品的供应以及部分病区的卫生消毒等工作,为我接下来进入隔离病房打下坚实的基础。随后,我正式进入隔离病房,从那一刻起我就暗自告诉自己一定要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照顾好身边的队友和每一位患者,绝不辜负医院和家人的期望。期间,我努力克服防护装备所带来的种种不便,厚重的防护服一穿就是6个小时,衣服被汗水浸湿,护目镜也很快被蒙上层层雾气,耳朵、鼻梁处压得生疼。但是就算这样,凭借着在医院6年来积累锻炼的穿刺经验,我即使戴着双层的手套依然要求自己做到了穿刺“一针见血”,精准操作,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赢得了患者和同事们的信赖。每当患者陆续治愈出院,看到他们向我们挥手告别的样子,我顿时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