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潍坊诸城的迈赫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工程师们正在精心调试一条崭新的汽车自动化生产线。这条融合了柔性总拼等核心技术的产线,能灵活适应不同型号车身的无缝切换,其精准与高效,正是诸城制造向“智造”跃升的生动缩影。

迈赫的创新实力,在一百多公里外的一汽解放青岛基地得到印证。在涂装二车间,智能化设备与融入人工智能的控制管理系统高效运转,使整条生产线可满足15种车型的柔性化生产,生产效率显著提升,成本大幅降低。支撑这条生产线运行的智慧大脑,正是来自迈赫公司的精准大数据管理系统。“通过实时数据采集,我们实现了运行监控、设备管理、质量跟踪全程数字化,优化了能源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线稳定性,设备可动率保持在90%以上。”迈赫公司项目经理潘月蛟解释道。
科技创新的浪潮同样席卷着其他优势产业。 在山东中航泰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高性能复合材料结构件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正熟练地对地铁座椅等轨道交通内装件进行铺贴、固化成型及检验检测。这家专注高端复合材料研发与应用的企业,依托省级创新平台与核心技术积累,与中车四方公司紧密合作研发轻量化部件。其创新突破的亮点, 是近期通过产学研合作、分阶段攻关成功研制的8.5米级超大型热压罐。这一关键装备不仅突破了国外技术壁垒,填补了国内空白,更成为支撑国内航空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坚实力量。
企业创新活力的喷涌,离不开沃土的滋养。诸城市将深化产学研协同与加速成果转化列为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为了让政策活水精准浇灌企业,当地精心梳理各级科技惠企“干货”,汇编成《惠企政策摘编》,定向送达重点企业;高频次组织线上线下政策宣讲;更主动“敲门送策”,点对点精准辅导,发放科技成果转化贷、创新券、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指南,扫清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确保红利应享尽享;积极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创新平台,鼓励技术成果转化与合同登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持续赋能企业创新实践。
(大众新闻记者 张鹏 通讯员 张真钰 马培礼)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