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清和,山水旷远,相约尼山,美美与共。
在济宁曲阜,静卧着一座东西走向连绵起伏的小山脉,海拔不过340米的山峰,从山川形胜来看,它有五峰并峙、五川汇流,虽不甚高大,但称得上山奇水秀,自古以来就是探幽索隐的胜地。
这座山就是尼山——孔子的诞生地。尼山原名尼丘山,孔子父母“祷于尼丘得孔子”,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后人避孔子讳而称之为尼山。孔子因尼山而得名,如今尼山又因夫子而名扬世界。

2010年9月,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通过的《尼山和谐宣言》,是世界第一个以人类和谐为主题的宣言。作为全球文明对话的重要平台,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正日益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广泛凝聚文明共识的桥梁纽带。
从尼山到世界
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
将于7月9日至10日召开的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为主题,目前确认参会嘉宾560余人,其中国际嘉宾约300人,既有外国政要、前政要、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又有知名专家学者,涵盖五大洲、70多个国家。热诚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走进济宁、相聚尼山,共赏多元文化之美,共谋文明交流互鉴之道。
7月9日至10日在尼山
来场关于“美”的全球文明对话
在7月5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同海介绍,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于7月9日至10日在曲阜尼山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40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现场与会。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历届主题都很受关注,今年的主题设定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国承彦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深刻揭示了各国文明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引领价值以及文明互鉴对人类进步发展的重大意义,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1990年12月,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演讲中总结出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此基础上,经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论证,确定本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从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全球文明倡议的角度,这一主题强调尊重文明多样性、倡导通过互助合作推动共同发展,体现了“多元”与“共赢”的价值追求,与全球文明倡议提出的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等核心理念高度一致。二是从传承弘扬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这一主题通俗易懂、全面深刻地呈现了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和而不同”“仁爱思想”“大同社会”等价值观念,是儒家思想在现代语境下的具象化表达。三是从应对国际风险挑战、服务全球现代化进程的角度,这一主题体现了我们对如何处理国际间关系、文明关系的鲜明态度,那就是反对“单边主义”“利己主义”,倡导互相尊重、合作共赢,在全球现代化道路上成就别人的美好、实现共同的美好,也就是更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论坛主题的英文翻译为“Beauty in Diversity:Nurturing Understanding Among Civilization for Global Modernization”,从国际视角看,这一主题不单单是浅层的美丽、美好,而是更深层次的文化包容和文明多样。
在此主题下,论坛设置了6个分议题,即“文明的起源与未来发展”“儒家文化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成人之美”“文明视野下的家庭意义与社会发展”“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文明走向”“齐鲁文化与世界文明”,供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论坛主题进行研讨交流。
70多个国家约300名国际嘉宾!
高端对话共拓尼山论坛文明新局
今年论坛的主题与全球文明倡议核心理念高度一致,体现了我们倡导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鲜明态度。本届论坛着力突出嘉宾邀请的全球性,学术对话的互动性,活动设计的交融性,切实做到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更好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广泛邀请汇聚“美”。国际嘉宾的邀请充分考虑我国对外交往情况和高水平开放需求,体现全球的广覆盖。截至目前,应邀出席的国际嘉宾共约300人,来自埃及、秘鲁、柬埔寨、吉尔吉斯斯坦、马尔代夫、美国等70多个国家,其中,副部级以上外国政要、前政要12人,驻华使领馆代表35人,外国官员、国际组织代表13人,国外专家学者220余人。
强化交流绽放“美”。坚持高水平谋划,创新对话方式,主论坛、分论坛、对话会等活动强化文明对话、话题讨论、学术交流。今年的中埃古代文明对话是“尼山古典文明对话”系列活动的又一成果,议题设置强调文明和合与现实合作,学术发言、对话交流、提问点评等多个环节将为文明交流互鉴搭建深度、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
增进理解认同“美”。坚持成果导向,形成高质量学术总结或倡议,比如中埃古代文明对话会将发布“跨越时空,携手共进——黄河与尼罗河文明合作倡议”,推动不同文明背景下的国家相互理解与协同发展。坚持“每个人都是传播者”的理念,组织嘉宾参访孔府、孔庙等世界文化遗产和尼山圣境、鲁源村等新时代文化“两创”成就,把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真实感知通过高端访谈、尼山杏坛、媒体采访等形式传达给全世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增进民心相融相通。
举办38场学术活动
本届论坛策划“1+7”模式 开启文明对话新篇
据了解,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一直注重学术性,本届论坛学术活动策划“1+7”模式,即主论坛和7个平行论坛组成。共举办38场学术活动,其中主论坛16场,平行论坛22场。从多个维度实现了组织方式的突破,彰显新时代文明对话的活力。
更加注重精深透彻的思想碰撞。本届论坛更加突出学术性、思想性,如主旨演讲环节,邀请知名的中外专家,围绕会议主题分享最为前沿的学术观点,为与会者呈现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理论高度的学术盛宴。在论坛高端对话环节,还推出了两场闭门对话——“文明冲突的实质”与“西方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从而推动学者更为深入展开思想的碰撞与交流。
更加强调多元活跃的互动交流。本届论坛学术活动大量增加了高端访谈、高端对话、分组对话等互动形式,以更好地实现与会者的互动交流。高端访谈增设观众与嘉宾问答环节,实现了从“嘉宾主导”到“全员思辨”的模式革新,让每一份学术热忱都能在对话中得到回应。高端对话采用“1位主持人+ 6位嘉宾”的组合形式,嘉宾发言后由主持人进行点评与提问,嘉宾即时回应并与观众互动交流,充分突出参与度。8场分组对话也增加现场提问、互相切磋探讨等创新环节,让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见解在互动中更好地交织融合。
更加强化立体丰富的学科交叉。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定位是综合性人文论坛,但也不断强化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融合。本届论坛中,用社会科学方法研究人文领域问题、AI对人类文明活动的影响等议题,成为本届论坛耀眼的学术焦点。另外,平行论坛中围绕医药文化、水文化、金融文化等的探讨,也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的鲜明特色。参会者不仅能品尝人文精神的思想珍馐,也能深切感受现代科技对全球文明的强劲推动。
第十一届尼山论坛启幕在即
济宁以文化赋能绘就国际对话新图景
济宁规划建成了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尼山圣境、鲁源村等重大文化项目,与孔府、孔庙、孔林遥相辉映,打造了中华文明对外展示交流的新地标。近年来成功承办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四十一届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等重大活动,搭建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新平台。
尼山,不仅仅是一座山。这里文化积淀丰厚,有孔子的诸多生活遗迹和传说,在尼山,智源溪如“逝者如斯”般蜿蜒流淌,观川亭见证着“不舍昼夜”的永恒慨叹……虽然距离孔子生活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但他的思想之光,却从未停止闪烁。让我们一同溯流而上,在山水古迹间,触摸儒家文脉的基因密码。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