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绿道应市民所需,是得民心之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生态环境好,老百姓就多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大家要一起动手,共同建设和呵护美好家园。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日照市阳光海岸绿道考察时强调
绿道焕新 舒展一城幸福新画卷
5月的日照,天蓝海碧。阳光海岸绿道一路蜿蜒,再次迎来最美季节。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日照阳光海岸绿道,听取绿道整体建设情况介绍,察看修复治理后的海岸线生态环境,了解当地升级文旅产业、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做法和成效。总书记指出,大家要一起动手,共同建设和呵护美好家园。
一年间,这里生态更好了、环境更美了、旅游更旺了,群众生活更加幸福,一幅生机勃勃的幸福家园画卷在黄海之滨徐徐展开。

近年来,日照市对沿海裸露场地及岸线破损处进行生态修复,建成约28公里的阳光海岸绿道,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运动休闲好去处。图为日照市阳光海岸绿道。□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报道
“海边的风景更好了”
海边飞扬的裙摆、沙滩上深情的凝望、绿道旁紧握的双手……进入5月,日照海边“甜度”与“曝光度”齐升。
与同行们一样,婚纱摄影师宋年升进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段,婚纱照预约档期已排到明年。与往年有所不同,今年不少新人点名要去阳光海岸绿道拍摄婚纱照,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地方,留下人生中的幸福纪念。
去年5月22日,正在阳光海岸绿道附近沙滩为新人拍摄婚纱照的宋年升见到了总书记。“总书记说这里风景很好,是拍婚纱照的好地方。”如今,再回忆这亲切的话语,宋年升除了满满的自豪,还有一肚子心里话:“最想要告诉总书记,现在我们日照拍婚纱照风景更好了!”
沿着这条蜿蜒绿道边走边看,很多人都在为了让日照“风景更好”而努力。
面朝大海,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秦锦超,熟练操作无人机轻轻划过海面。日照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海洋垃圾治理,山东水利职业学院组织师生参与“空中绿盾”环保志愿活动,包括秦锦超在内超8300人次志愿者累计飞航巡海净滩1.4万公里,处理海洋垃圾点位2516处,日照的海更蓝了。
沙滩上,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日照海洋地质院士工作站工程师张昊正在进行沉积物采样。“海水动力作用会导致沙滩侵蚀,既影响景观,还可能侵蚀陡坎,威胁游客安全。我们开展侵蚀冲淤规律研究,能为修复工程提供依据。”他参与了日照市砂质海岸冲淤演化机制调查研究,前不久项目成果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将为日照绵延更美更长的“黄金海岸”提供学术支撑。
绿道畔黑松茁壮苍劲,松林间不时闪现巡查养护员的身影。去年冬天,日照文旅集团对所管理的黑松开展精准用药,避免大面积病虫害的发生;今春启动精修造型,98株黑松经过精修换上了层次分明的个性化新装,成为市民游客拍照打卡的热门“景观树”。黑松下,嫩黄的鸡蛋花、粉红的矮牵牛、斑斓的三色堇,16.5万株时令草花把松林点缀得如同童话世界。
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80,同比改善4.3%;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为29微克/立方米、52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改善3.3%、10.3%;省对市考核中水环境指标连续两年第一……日照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不仅记录在监测数据中,也被自然生灵无声“点赞”。
被列为极危物种、一度消失近70年的中华凤头燕鸥,如今已是日照的常客。去年底,不少摄影爱好者在刘家湾赶海园拍摄时,用镜头捕捉到了“中华神鸟”的身影。今年初,张昊在日照近岸海域参与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团队记录到了对环境要求极高的东亚江豚,也让他对日照生态保护的明天充满信心:“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一定能够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日照答卷。”
“游客玩得更放心、更开心”
从空中俯瞰,阳光海岸绿道犹如一条丝带,串联起公园、景点、民宿、酒店等丰富文旅资源。
时隔一年,若说目之所及的最大变化,莫过于多了一架横贯海边公路的空中连廊。这座全长263米的紫色如意桥,吸引了大批游人前往打卡体验。
上可观景,下可看海,如意桥将大海、沙滩、绿道和松林,直接连通到一路之隔的开元森泊度假乐园。
今年“五一”假期,开元森泊度假乐园正式开园,开启了日照“全季节、全场景、全客群”运营模式。开业前的预售期,乐园全网客房预售间夜数突破13万套。“日照海滩沙质细腻、水质清冽,但初春、深秋、冬季海水温度较低,只有夏季最适合下海畅玩。”日照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破解季节性难题,日照重点推进这一项目建设。
开元森泊的“一房难求”,也成为日照文旅市场火爆的缩影。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日照市监测的18家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74.44万人次,同比增长13.5%,实现营业收入5262.05万元,同比增长13.66%。
文旅产业是实实在在的富民产业。去年总书记考察时对文旅产业和人民生活品质的关心,成为推动产业转型的强大动力,也让日照旅游从业者深感振奋。
张家台村是阳光海岸绿道边有名的“旅游村”,生于斯长于斯的“渔嫂”秦霞,亲历了家乡的发展变化,“过去这里就是小渔村,靠天吃饭,如今村民都吃上了‘旅游饭’。”
去年10月,看到邻居家民宿火爆,秦霞将自家小院翻新装修,改造为拥有5间客房的“六月小筑”,今年“五一”假期正式纳客。房客通过短视频直播早早预订,“六月小筑”连续4天满房。
一个小长假,让秦霞轻松入账1万余元,和往年休渔期的打工收入持平。秦霞自己的身份,也从“渔嫂”转变为“民宿管家”。
像秦霞这样从渔民变为民宿从业者的不在少数。为了提升他们的技能,去年以来,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累计举办6期民宿管家培训班,培训民宿管家约300名。“为了方便大家开办民宿,我们还推行‘村委代办、部门联办、一次办好’模式,大幅压缩办理时间,简化手续流程。”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苇说。
迎接旅游旺季,景区安全是头等大事。
海岸上,黑松林等植被面积宽广,是消防重点区域。5月13日,记者在万平口游客服务中心2楼看到,文旅应急指挥中心大屏上,依托万平口景区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整合多路森林防火云台的各景区监控探头,实现对景区内火灾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今年4月,景区新增设1号门和4号门两处防火云台,不断提升智慧监控效能。
“去年,总书记叮嘱我们,一定要做好海上救护,抓好旅游安全。”万平口景区负责人说,景区与日照市消防支队合作成立阳光海岸救援站,壮大救援力量。眼下,景区正在如意桥浴场附近配套建设安全瞭望塔,配备6名救生人员,将于6月15日前全部完工。“游客来了,能玩得更放心、更开心!”景区安全管理人员李大伟说。
“过好小日子的劲头更足了”
5月12日傍晚,日照市民刘雪晴和张振华夫妻两人来到绿道散步。绿道离家步行20分钟的距离,是他们茶余饭后遛弯的好去处。
去年,总书记在日照考察时,刘雪晴张振华正在海边拍摄婚纱照,为结婚作准备。总书记与他们亲切交谈并送上了祝福。这一年,他们组建起幸福的小家庭。如今爱情也结出果实,刘雪晴已怀孕4个多月。
“再过几个月,我们的宝宝就要降生了,我们会带着孩子常来海边,感受生态之美,告诉孩子这是爸爸妈妈收到总书记祝福的地方!”刘雪晴说。
一条海岸线,蕴含着民生关切,记录着人与城市、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故事。去年在阳光海岸绿道,习近平总书记夸赞绿道建设得好,建设绿道应市民所需,是得民心之事。
供人休息的座椅多了、绿道边的标识更清楚了、卫生间更干净了……回望过去一年,市民群众的切身感受,是日照不断提升城市品质的最好注解。
毕业前夕,即将离开日照踏上人生新旅程的王国正,再次来到万平口沙滩,与这片大海告别。去年总书记考察时,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的200名学生正在海边举行趣味运动会,王国正就是其中之一。
“总书记像家里的长辈一样叮嘱我们,要爱护身体、保持健康。”王国正说,一年来,学校组织趣味运动会等活动的频率更高了,师生们的身心健康都有所提升。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重视群众体育,重视百姓健康,总书记一直念兹在兹。牢记嘱托,让群众参与体育运动更方便,日照正在规划智慧步道建设,通过在绿道沿线设置智能数据采集设备,让市民游客方便快捷地记录自己的运动数据、查询运动量。
自行车骑行爱好者李梅清晰地感受到了日照市民体育热情的高涨。她说,日照的“跑友圈”越扩越大,身边越来越多人参与到健身锻炼的大队伍中,“大家伙儿过好小日子的劲头更足了!”
在日照,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不仅受到本地市民的欢迎,也受到了高规格赛事的青睐。今年,日照将举办省级以上重大赛事活动120场以上。
“全国性的活动多了,外地骑行朋友也多了。”李梅参加了5月11日举办的2025中国自行车运动骑游大会(山系列),在这场赛事上,她和来自全国的2000名参赛者奔赴约55公里的骑行之旅,沿着山海风情绿道一路飞驰。
当运动休闲成为生活时尚,体育和城市,正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完美结合,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不断刻进日照的城市基因。
绿道蜿蜒,见证一城幸福时光。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围绕着阳光海岸绿道的新故事,还在源源不断上演。

(大众新闻记者 于新悦 王雅洁 李振 吴宝书)
亲历·见证

日照文旅集团观光环线项目负责人 高赫
能干的“老高”更忙了
进入旅游旺季,日照万平口景区的游人又多了起来。作为日照文旅集团观光环线项目的负责人,每到这个时候,高赫会跟景区其他观光车司机一样,驾车摆渡乘客。
往驾驶席上一坐,少不了有乘客好奇地问他:“当时习近平总书记是不是经过这条路线?”每当这时,他就会微笑着点点头,一股自豪感涌上心来——这条观光环线,他是主要的“设计师”。去年总书记考察时,老高是现场聆听总书记讲话的人员之一。
在日照文旅集团,人们都喜欢叫高赫一声“老高”。其实,1989年出生的高赫远不到被称“老”的年纪,但军人出身的他工作肯干、能干、敢干,自带一股踏实稳重的老大哥气质,再加上常年一线工作被晒得黝黑的皮肤,便成了大家口中的“老高”。
2023年,日照文旅集团内部开展项目化试点,“老高”揭榜了第一个试点——万平口景区观光环线项目。仅用5个月时间,观光环线就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最近一年,“老高”又对线路进行优化布局,实现从有到优的进阶。如今,包括万平口景区在内,日照文旅集团旗下所有景区都进入了“30分钟观光圈”。
去年暑期,日照文旅集团景区游客数量比2023年增加6.5%,单日游客最高达27万人次。“老高”协调多个部门,开通碧海路观光车专用线,7月、8月两个月服务游客22万人次;新增从世帆赛基地到灯塔景区的观光线路,把原本20分钟以上的步行路程缩短为不到5分钟的车程,让更多游客便捷打卡,轻松出片。
景区工作千头万绪,从哪里干起?“老高”有一个诀窍,“从提升游客幸福感的角度入手,想游客之所想,急游客之所急。”
去年5月底开始,陆续有海上卫星发射任务在日照附近海域实施,万平口等周边景区成为观看海上发射的绝佳点位,不少火箭发烧友专门从外地赶来“追火箭”。为此,老高专门设计了观光车“看火箭”路线。
看海鸥、喂海鸥的游客增多了,就开通“看海鸥”路线;大型多媒体水秀表演项目“日出东方海之秀”在夜间表演,“老高”和同事们就加班加点,直到把有需要的游客一一送出景区。
干事的过程是辛苦的。旅游旺季,早上8点上班,送走最后一批游客时常常已经月上中天,到晚上才腾出空来扒几口盒饭也是家常便饭。
但干事的过程又是甜蜜的。今年“五一”期间,老高和同事们保障了近3万人次游客的出行,服务满意度为100%。耳边一句句“谢谢”“师傅辛苦了”,又给他们充上满格电力,让穿梭景区的车轮载得动更多期待。
(大众新闻记者 李振 于新悦 王雅洁 )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