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走进潍坊,围绕“低空经济”领域的青年人才,策划推出《新青年 新职业——空中造梦师》。
节目中,采访拍摄了潍坊市潍城区山东新锐通用航空有限公司95后直升机机长、潍坊市昌乐县潍坊潍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90后植保无人机女飞手,展示潍坊加快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构建“产学研用”生态链,为青年人才搭建逐梦蓝天的创新舞台,打造引领未来的低空产业高地。
报道中,妆容精致、衣着时尚的90后女孩李洁手持手机,站在麦田边,熟练操作无人机,为200亩小麦喷洒农药。这位看似与农田“画风不符”的姑娘,是当地知名的植保无人机飞手。从美睫美甲师转行农业科技,如今,她不仅能精准操控无人机防治病虫害,还自学维修技术,成了十里八村的“无人机医生”。
“过去背喷雾器打药,现在手机一点就能自动作业。”李洁介绍,智能无人机让农业劳动变得轻松高效。李洁可以说是女承父业,她感慨:“父辈面朝黄土,我们‘云端’种田。”这位时尚的“新农人”,正用科技重塑着现代农业的风景。
近年来,植保无人机、多光谱无人机等设备在诸城得到广泛应用,对地块进行空中“体检”、喷洒作业,一百多亩地,植保无人机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完成,且雾化程度高、农药用量少,有效解决当前劳动力匮乏问题。
除了用于农业的无人机行业,诸城航拍爱好者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用无人机镜头捕捉龙塔夕照的鎏金时刻,记录潍河九曲穿城的生态画卷,在三百米高空邂逅常山雩泉的云影天光。这些翱翔的"电子信天翁"不仅见证了超然台的新月如钩,更以独特视角呈现了恐龙公园的钢铁骨架与田野阡陌构成的现代图腾。每当晨雾漫过齐长城遗址,航拍器的嗡鸣便成了唤醒古城的另一种晨钟,将东坡密州出猎的豪情化作了像素里的流光。
2019年无人机驾驶员被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大典,分为植保、安防、航拍、巡检、物流五个职业方向。
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低空经济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一场空间革命。这片万亿级蓝海,正以飞起来的加速度,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打开了职业生涯的全新维度。在低空加构建的多元应用场景中,潍坊青年正精准锚定职业坐标在各自的赛道中发光出彩。
“飞”同凡响,“职”达未来
低空经济的风口已来
无人机划破天际,直升机轰鸣梦想
这波“天花板级”新职业
等你来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