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文化 > 视野 > 少年王尽美(二)

少年王尽美(二)

2019-09-16 13:26:36 来源:诸城新闻网

臧家军 臧颢

(上接9月6日4版)真正使他获得真知、开拓他视野、对他成长起过重要作用的,要算大北杏村后那个小酒馆了。因为大北杏村紧靠公路,是莒县、诸城、日照三县交界地,过往客商很多,有心计的人家便利用这种优越地理环境开了个小酒馆。酒馆里有一个伙计姓吴,原是地主家的一个长工,如今在这家小酒馆当了跑堂。因是旧识,王尽美失学在家,一有空就去找他,闲时就让他给讲故事。这家小酒馆成了王尽美经常去的地方。正是在这家小酒馆里,王尽美听到了一些闻所未闻的事,受到了政治上最初的启迪。 
  那时正是辛亥革命前夜,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正在酝酿一场大的革命风暴,诸城城里的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和学生也参加了同盟会,秘密进行反清活动。到这家小酒馆吃饭喝酒的南来北往的顾客中,除了商贩,过路行人,还有这种革命党人。这里成了信息交流中心,也成了传播思想的园地。常常有人在此讲评时局,大骂满清政府发泄胸中的郁闷,甚至还有喝醉酒的人酒后吐真言,说出惊天动地要造反的话。王尽美处在这种环境里,耳濡目染,长了不少见识。虽然他年龄很小,却比同龄的孩子早熟了许多。 
  面对世道不公,王尽美心里渐渐地萌生了要打破贫富不均,让穷苦人都过上好日子的愿望。从要“换命”到给“青山”改名,产生了强烈的阶级反抗意识。后来,他在《革命天才明》中指出:“穷汉白劳动,地主寄生虫;贫穷并非命,世道太不公。”以此表达对封建社会制度的不满和立志抗争的态度。 
  剪掉辫子:与清势不两立 
  从1906年到1909年底,王尽美失学在家,协助母亲从事辅助性劳动,以嫩弱的肩膀,分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 
  王尽美前后两次陪读,总共不到1年半的时间,先后学习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日用杂字》等。虽然陪读生涯苦涩,但王尽美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最初的文化启蒙,塾师引他走进一个新奇的知识世界。自他失学以后,虽然形式上的求学路断了,但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另辟蹊径,以获取知识的甘露。 
  王尽美休学在家劳动这段时间,他一刻也没停下学习。在农村,流传着一个习俗:每逢春节或是结婚,不论贫富,都要在大门上贴对联表示祝贺。这些对联引起了王尽美极大的兴趣。他把全村所有的对联都抄下来,遇有不懂的字句就请教有知识的人,直到弄明白为止。每次陪母亲到枳沟集卖线,他都要到说书场去听书。劳动闲暇,他不是找村里的老人,就是到村后的小酒馆,听人讲故事。这样一来,他不仅认识了很多字,还增加了不少文化知识。 
  1910年春,大北杏村办起村塾。村塾允许穷人的孩子读书,全村所有孩子共同负担学费。这样,王尽美在失学3年多之后又获得了读书的机会。起初,曾有人以王尽美“妨”死过地主家的少爷为由,反对王尽美入塾。但塾师张玉生却不信邪,他知道王尽美聪明好学,如果他到村塾来,对其他的孩子能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所以执意要收他。最后,王尽美如愿以偿,且在村塾里出类拔萃,很得塾师张玉生的喜欢。在村塾的两年间,王尽美学习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易经》《尚书》《礼记》《左传》《古文观止》《千家诗》等,增长了不少见识。张玉生直到晚年还经常对人讲:“一生教了许多学生,最得意的就是王瑞俊了。他学的课程都是当天背熟,还能默写出来,从来不差一个字。他还不在于会背会写,更注重弄懂意思。” 
  1912年,大北杏村成立初级小学,王尽美转入该校四年级学习。因为他品学兼优,知识面广,思想敏锐,在学生中有很高的威信,所以被学校指定为大学长,并免除了学费。 
  王尽美在本村读书的几年,正是中国政权新旧交替,社会大动荡、大分化的时期。1911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事变──辛亥革命。1912年2月2日,国民革命军攻克诸城,赶走了知县吴勋。3日,诸城宣布脱离清政府,拥护民国,成立山东军政分府而独立。这天诸城县城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王尽美等学生随同老师一起来到诸城县城。县城里参加庆祝活动的人络绎不绝,人山人海,到处是红红绿绿的标语,到处是万众欢腾的景象。革命军打开粮仓救济贫民,县立农林学堂、高等小学和东武公学的师生在大街上宣传讲演,口号声撼天震地。王尽美见到了从未见到的大世面,大开了眼界,情绪受到极大的感染。他看到酒馆里那些人的预言真的实现了,精神异常兴奋,也学着革命党的样子,情不自禁地当即剪掉了发辫,表示与清朝势不两立。 
  王尽美是诸城县城以西第一个剪掉辫子的人。因为当时清朝皇帝仍然在位,所以有人对王尽美的这一行动深感困惑,有的甚至为他捏着一把汗。但是没过几天,大清王朝彻底完蛋了,人们这才理解了,不再担心了,而对王尽美更加崇敬了。 
  1913年,王尽美初小毕业后升入枳沟镇高级小学读书。王尽美是在枳沟高小读书的走读生中最远的一个,但他不管是冰天雪地,还是盛夏酷暑,每天早晨都是早早到校,日落西山才匆匆离校。中午,他边看书边吃着从家里带来的熟地瓜干、咸菜头,渴了就喝点凉水,从不舍得浪费一点时间。王尽美酷爱读书,课堂上的书本已经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听说哪个同学有新书,就想方设法去借来阅读。王尽美学到的知识增多了,眼界开阔了,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 
  王尽美在枳沟小学上学期间,正是辛亥革命以后,随着清王朝的终结和民国的建立,一种民主的精神和共和的观念像春风一样荡漾在神州大地。当时在枳沟高小聚集着一批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经常谈论时事政治,其中以给王尽美任课的王新甫老师最为激进。这位人称“革命党”的王老师,毕业于济南法政学堂,在省城接受过一些新思想,倾向革命。随着革命形势的进展,他在课堂上经常撇开书本,谈论国家大事,如黄花岗72烈士、铁路风潮、武昌起义等。他还把他最崇敬的资产阶级革命家邹容和陈天华的事迹及他们的著作《革命军》《警世钟》的章节讲给同学们听。讲到动情处,往往慷慨激昂,声泪俱下,使王尽美听得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同时,他还推荐和介绍当时流行的进步书籍和刊物,如《天演论》《民报》等让学生们读,使王尽美的心灵受到了革命思想的沐浴和熏陶。 
  在王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王尽美对政治书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它们的需求达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王尽美为了借阅书刊,经常跑40里路到诸城县立高小借阅。另外,王尽美还跑七八十里路到相州找民主主义者王翔千借阅进步书刊。王翔千毕业于北京译学馆,当时是一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他家里有很多进步报刊和图书。通过借阅书刊,王尽美不仅汲取了丰富的政治营养,还在王翔千家里接触到当时更多的进步的民主人士和革命党人,结识到更多的良师益友。进步书刊的熏陶,革命党人的影响,犹如扑面而来的春风,吹开了王尽美激荡不平的心扉。他看到受苦受难的不仅仅是他的家人和乡亲,而是我四万万同胞;他初步懂得,要使千百万同胞脱离苦海,就必须先推翻黑暗的社会制度,砸碎这万恶的旧世界。王尽美对世道不公的叩问,随之有了比较明确的答案,从他内心深处逐渐萌生出救国拯民的意念。 
  这时,王尽美只有16岁。 
  身在家门:胸怀时局变化 
  1915年,王尽美在枳沟小学高小毕业后再次失学,回家挑起了养家的重担。 
  按照农村“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风俗,17岁的王尽美遵从母命,与莒县东乡庙后村一位勤劳质朴的贫苦农民的女儿李氏结婚。王尽美是家里唯一的男性,是家里的顶梁柱和靠山,祖母、母亲和妻子的命运全系在他身上。因此,他跟同龄人相比,负担更为沉重。 
  王尽美很快适应了由学生到农民的变化,学会了做各种农活和处理家务,亲身体味到了劳动人民的苦难,更深刻地阅历了人世间的不平等。他目睹了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残酷剥削和压迫的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实:他们用地租、高利贷和名目繁多的额外剥削敲骨吸髓,榨取劳动人民的血汗;他们勾结贪官污吏、土匪兵痞敲诈勒索,欺压穷人;他们不劳而获,花天酒地,把自己的幸福生活建立在劳苦大众的痛苦之上,而广大劳动人民却当牛做马、挨饿受冻,饱受痛苦生活得煎熬。 
  繁杂的劳动,沉重的负担,困苦的生活,并没有扼杀王尽美追求进步的思想。王尽美在家劳动的两年多时间里,广泛联系、密切接触农民群众,热心参加村里的业余文艺活动,学会了吹拉弹唱,成为乡里很有名的文艺青年。但他更关心的是国家大事,他千方百计地搜寻、阅读进步书刊,让思想的触角逐渐触摸到社会的本质,从而产生了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他虽然身在家门,却胸怀国家时局变化,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1915年12月12日,中国政坛黑暗势力的复辟逆流达到了顶点,北洋反动政府的头子袁世凯称帝。这种逆革命潮流而动的丑恶表演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全国各地掀起了反袁斗争的浪潮。1916年春,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军东北军马海龙支队占领了诸城,宣布脱离袁世凯的统治,这是诸城历史上的第二次独立。王尽美闻讯后,立即赶往诸城县城,与城里各校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诸城知名人士,一起去拜见了革命军首领马海龙,表示支持反袁斗争。王尽美等还提请他接受诸城第一次独立失败的教训,迅速发动群众壮大队伍,随时准备粉碎北洋军阀反动势力的反扑。马海龙采纳了他们的意见,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后来,果然不出所料,袁世凯指令山东巡抚派沂防营围剿革命军。5月25日,北洋军沂防营先头部队开到了大北杏村。王尽美发觉后,马上将敌人的装备和驻防情况报告给马海龙。当晚,马部趁敌人劳累之际,连夜袭击了大北杏村的北洋军,歼敌30余人。 
  这时候的王尽美,在当地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许多青年学生和进步人士都乐于接近他,跟他讨论时事政治,倾听他的见解。他有时还被学校邀请去演讲,每次都受到热烈欢迎。 
  有一次他到莒县县立高等小学去做客,适逢学校举行毕业典礼,老师请他跟大家见见面,并要求他讲话。王尽美虽然事先没有准备,但他还是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在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过之后,他大步走上讲台。面对台下几百名师生,他神情自若,侃侃而谈。他阐述《新青年》的观点,批判黑暗政治。他说读书的目的不是升官发财,而是救国救民;他说我们文明古老的中华,现在遍体鳞伤,旧道德、旧礼教像毒蛇一样缠绕着中国人的心,国家独裁多了、民主少了,迷信多了、科学少了,必须下一番彻底改造的功夫;他说,希望毕业的同学肩负起改造社会、振兴中华的重任,绝不要做鱼肉百姓的绅士。他的讲话很长,越讲情绪越高,越讲会场越安静,从上午10点一直讲到下午1点,全校师生宁愿推迟吃午饭的时间,也乐意把他的讲话听完。王尽美这次讲话,给师生们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事过若干年,人们回忆起来还赞叹不已。 
  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增长、文化知识的不断丰富,革命事件、革命人物、进步书刊的启迪,王尽美的革命思想日趋成熟。他那救国救民的志向越来越不可动摇。他越来越关心国家大事,开始萌发民主主义思想和救国拯民的远大志向。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后,虽然还没有波及到大北杏村这偏僻的乡村,但高小毕业在家务农的王尽美,已从接触到的进步书刊上嗅到了这股春风的气息。王尽美愈发感到自己应该到更为广阔的天地中去锻造自己,以实现自己救国救民的志向。 
  恰逢此时,省城济南有官费学校可以报考。王尽美考虑到在官费学校读书,不会增加家庭经济负担,而且家中有妻子照顾祖母和母亲,自己也算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于是他决定报考。可当他向母亲提出去济南求学时,却遭到了母亲的反对。是啊,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王尽美又是王家三代单传的独苗,母亲怎能忍心让他离开家乡,只身到五六百里外的地方去呢?王尽美只好耐心地解释,苦苦请求,对母亲言明志向。深明大义的母亲最终还是同意了。 
  临行时,王尽美登上村前初起绿色的“乔有山”之巅,向生他养他、给他不幸但又令他依恋不舍的家乡告别。当他再次鸟瞰山下那形成鲜明对照的深宅大院与土坯草屋,远眺村后迤逦东去的潍河水时,不禁思绪万千,随感而发:“沉浮谁主问苍茫,古往今来一战场。潍水泥沙挟入海,铮铮乔有看沧桑。”这铿锵有力、气势磅礴、饱含深情的诗句,充分表达了他要推翻旧世界的远大抱负和必胜信念。 
  当年毛泽东离家外出求学时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无处不青山。” 
  周恩来年轻离家时也写道“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王尽美的远大抱负竟与伟人毛泽东、周恩来年轻时的远大抱负是何等的相似。 
  1918年4月,20岁的王尽美告别慈祥的祖母、勤劳的母亲和贤惠的妻子,怀揣着梦想和希望,踏上了新的征程。(完)
  臧家军,中国报告文学学会、诸城市作家协会会员,诸城王尽美研究会会员 
  臧颢,北京有初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员工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朱丽锦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